以古老在山城圈子裡的地位和人脈關係,很快就聯絡好了買家。
聽說是唐英親手燒製的瓷器,然後還是乾隆年間退休賦閒之前的最後一窯,這位對唐窯有著特殊偏愛的買家,第一時間就放下手頭的一切,趕了過來。
雖然對於這件唐英親手燒製的瓷器有些看不懂,但在山城的古玩圈子裡,古老就是金字招牌,只要是有古老做擔保的東西,一定沒有任何問題。
最終在古老的盡力爭取下,這樣一件唐英封窯製作的仿南宋龍泉窯施藥觀音像,最終被賣到了一千六百萬的價格。
事情解決,王小濤和古老兩人也跟著離開。
季浩忠激動的一路送到門外,直到車子完全從視線範圍內消失,還怔怔的楞在原地,一動不動。
王小濤把古老送到古玩店一個人離開的時候,腦海中不由自主的就又回想起了,那件唐英最後收官之作的仿南宋龍泉窯施藥觀音像,和更多有關唐英唐窯的事情。
清朝時期,仿古瓷的盛行,源於雍正皇帝時期,由於雍正皇帝特備喜歡古名窯的精品,但是宮中宋瓷銳減,所以接任景德鎮御窯廠督陶官的唐英,自然就被委以重任,仿古瓷開始達到高潮。
唐英將後半生的精力,全部都奉獻給了制瓷事業,所以被世人恭稱為陶聖。除仿古瓷、五彩、青花等傳統釉彩外,唐英督陶期間,還發展了瓷胎畫琺琅,水墨彩,粉彩等新品種。清代前幾任皇帝都偏愛琺琅彩漆器,但受制於複雜的工藝和燒製難度,直到唐英任督陶官的時候,才真正奠定了琺琅彩走向成熟。
唐窯真正的偉大之處,在於其代表著雍正乾隆時期,制瓷技術的創新與輝煌,所燒製的瓷器,每一件都傾注了唐英的創新思想和深厚情結,運用不同的技法的方式進行創新制作,而不是簡單的重複製作。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身為督陶官的唐英還會親自執筆繪製瓷器圖案,這是陶瓷史上絕無僅有的。正是因為唐英的親力親為,開拓與創新,才鑄就了唐窯獨一無二的輝煌。
唐窯另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貢獻,就是首創文人瓷畫之先河,在九州瓷器上描繪九州畫、書寫九州書法、題九州詩詞、鈐九州印,同時署瓷繪者名字,這在之前是絕無僅有的。這些的結合,使得瓷畫不僅保持了工藝性,又有著與絹畫一樣的審美效果,特別是在瓷畫上署瓷繪者名字,這就更具有劃時代的文化意義,正是因為如此,才會在清末出現淺絳彩文人瓷的興盛。
而唐英在乾隆元年所作《陶成紀事碑,就是他對在景德鎮御窯廠二十七年督陶工作中的制瓷工藝的概括總結,其中總結了的仿古瓷和創新瓷,高達五十七種之多。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是最能玩的皇帝,審美更是獨步古今,不然也不會在晚年以“十全老人”自號,不會僅是印章就又足足三千餘方,更不會還專門成立正天監為自己的藏品進行各種各樣所需要的裝扮。
史上最能玩的皇帝,和最擅長製陶的唐英碰撞在一起,自然就是絕配,怎麼可能會不碰撞出一些特別的火花來。乾隆皇帝經常會有一些“異想天開”的腦洞,但這樣的腦洞在唐英竭盡全力、耗費巨大心裡的配合下,卻又一次又一次的被挑戰成功,正是因為如此,乾隆時期的“唐窯”瓷器不僅造型繁多,涵蓋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
其實說到乾隆時期的“唐窯”,知名度最高的當屬“慈母”,這就要說到一則有趣的小故事了。
據說乾隆皇帝一天在御書房批閱奏摺,休息的時候,看著乾清宮內的諸多不同型別的仿古瓷,突發奇想的誕生出了一個念頭,能不能把全天下所能找到的全部瓷器的釉彩,都集中到一件瓷器身上。
身為景德鎮御窯廠督陶官的唐英,理所當然的擔當起了這個重要的使命,從受命開始,唐英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