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君私通佛寺有失唐突,但人之常情,不足論罪,更說不上廢立之事! 如此,一場風雨總算平息了下來。 孰知,國事家事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天早上,後宮的母妃也悄然失蹤了…… 原來,李妃在後宮見鄭妃步步緊逼,又見陛下竟對太子再次大加鞭責,不覺更是心灰意冷,再也無法忍受塵世喧擾,也離開掖宮、悄悄逃往少室山,和女兒做伴去了。 其實,李妃早就想過這種皇宮之外的民間日子了。 因怕陛下派人逼自己回宮,李妃一到寺裡,立馬乾脆地斷了發,並派人把自己剪掉的一股青絲和一封書信送回宮中、交給陛下。藉此表明她已絕塵緣,斷了陛下要她重新回宮的後路。 聞知李娘娘已在尼寺剃度,武帝又氣又怒,正要立馬派人將李妃拿回宮來,待靜下來思量,畢竟二十多年甘苦與共、相親相愛的夫妻,而且既然事已至此,何必一定要如此大動干戈?再思量箇中原委,恐怕別的都是藉口,李妃放心不下女兒、出宮與女兒做伴才是實情! 自從公主離宮之後,他這個做父皇的心內又何嘗不心痛不惦掛?多少個夜晚,常常夢迴往昔:女兒重又回到了小的時候,成了那個小巧可愛、天天攬著自己脖子又親又笑的小愛女,和她母親李妃一樣,用甜美稚嫩的嗓音為自己唱歌吟詩,以她仙子般的天真淡化了宮廷的兇險陰霾,為自己消解了多少的煩愁和驚憂…… 每想到此,武帝便會不自覺心酸難禁。又令人叫來張宮監呵斥道:“蠢奴才!平時是如何服侍主子的?主子如今活得好好兒的倒也罷了。若出半點意外,朕定然要了你的狗命!” 張宮監聽出了陛下話外之意並未有追究娘娘的意思,也未一定要將娘娘拿回宮的意思,不覺暗舒了一口氣,一面急忙備下了諸多日常用物、一面匆匆出宮悄悄探望娘娘。 得悉李妃離開掖宮的訊息後,獨孤氏清知太子夫婦從此在宮中更是勢單力薄、孤零無援了。於是也顧不得諸多忌諱了,藉口幫太子妃照顧病中的太子和太子妃幼小的兒女,每天進出宮掖,代李妃安撫勸慰太子,替太子妃照管孩子,親自為太子煎藥別喂藥,並小心察防下人,催辦諸務。 她絕不能看著太子被人生生擠跨或是迫害,使鄭妃和齊王、王軌一黨的陰謀得勢。 獨孤氏料定,李妃出家離宮,鄭妃將更會得意和肆無忌憚起來。在宮中每天冷眼觀察,並故意放出釣餌,很快就發覺了太子東宮被鄭妃收買的兩個宮人衛士。 獨孤氏不動聲色地換掉他們後,預感到太子還會有新的困厄滋生,她反覆交待太子妃,交們她和太子二人切記不能亂服不明不白的食物,每餐都要有下人先行品嚐之後方可再用。即令是湯湯水水的,也要先用銀勺和象牙勺驗試之後,方可飲服。 獨孤氏一向對將要發生的禍事有著一種超常的預感—— 儘管查出了兩個內奸,獨孤氏仍舊還是不大放心。她專門派人尋到僧垣,從他那裡求來了一瓶解毒的靈藥交給女兒,再三再四地交待:一旦發現她自己或是太子有什麼異常時,立即用黃酒灌服救急,先保住性命再做計較。 饒是每日提心吊膽的小心防範,太子還是出了大事! 這天傍晚,太子剛喝了兩口醫治多夢虛汗的湯藥,因湯有些燙,一時擱下,想等涼些再喝,這時便突然覺得有些噁心,放下藥碗接著就想嘔吐,一時又吐不出來,不一會兒便大汗淋漓、滿腹灼熱地大喘起來。 麗華覺得情形異常,猛然記起母親的話來,趕忙從身上掏出解毒的藥,當即取黃酒灌到了太子嘴裡。 太子服了解毒藥後,不一會兒便拚命地嘔吐起來,把灌下去的幾口藥倒也嘔得差不多了。 所幸太子原本服下的不多,加之解毒藥的作用,到底保全了一條性命。 然而,自遇毒之後,太子一天天地竟開始常常犯起痴迷眩暈之症來,偶爾還會伴有滿腹如灼如燙的痛症發作。 太子的身子原就虛弱,如此一來竟是越發的不支了。 武帝聞訊匆匆趕到東宮看望時,見太子臉色青白、目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