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的俗侄李晉章挽弘一法師聯雲:“香火有因緣,劫來教誨親承,居諸不過年餘耳;音書久遲滯,聞道悲欣交集,想像真堪痛絕乎。”
李叔同的演講稿與處世格言被梁實秋、林語堂等人譽為“一字千斤”,值得用一生的時間靜靜體悟。
豐子愷評價老師李叔同的藝術生涯說:“文藝的園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
豐子愷在《我的老師李叔同》一文中寫道:“弘一法師由翩翩公子一變而為留學生,又變而為教師,而為道人,四變而為和尚。每做一種人,都十分像樣。好比全能的優伶:起老生像個老生,起小生像個小生,起大面又很像個大面……都是‘真’原故,說明了李先生人格上的第一特點。”
豐子愷說:“我崇仰弘一法師,為了他是‘十分像人的一個人’。凡做人,在當初,其本心未始不想做一個十分像‘人’的人;但到後來,為環境、習慣、物慾、妄念所阻礙,往往不能做得十分像‘人’,六分像‘人’的,也已值得讚譽;就是五分像‘人’的,在最近的社會也已是難得的‘上流人’了,像弘一法師那樣十分像‘人’的人,古往今來,實在少有。所以使我十分崇仰。我自己也是一個心想做到十分,而實際上做得沒有幾分像‘人’的人,所以對於弘一法師這樣崇高偉大的人格,實在不敢贊一詞。”
有人問弘一法師的學生曹聚仁:“像你們弘一法師這樣的老師,足以為訓呢?還是不足以為訓呢?”曹答道:“像他這樣忠於自己的信仰,實踐躬行,他是‘人師’,足以為訓的。他的師友以及門弟子,不一定要棄俗出家,但一念發願,有悲天憫人之意,這便是‘成佛’的路子。李師兼伯夷之情與柳下惠之和,他是我一生所見的最完整人格的人。我們每天聽一些政治人物,如威爾遜,如約翰遜之流,說的都是假話,要想如弘一法師這樣句句踏實的人,實在太少了……”
夏丏尊評價弘一法師:“綜師一生,為翩翩之佳公子,為激昂之志士,為多才之藝人,為嚴肅之教育者,為戒律精嚴之頭陀,而卒以傾心西極,吉祥善逝。”
林語堂評價李叔同:“李叔同是我們時代裡最有才華的幾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個人,最遺世而獨立的一個人。他曾經屬於我們的時代,卻終於拋棄了這個時代,跳到紅塵之外去了。他的浪漫才情使他即便出世,也選擇在了杭州這個風花雪月、俠骨柔情的地方,使那些看慣‘湖山此地,風月斯人’的杭州人生平添了一分新的驕傲。”
魯迅評價弘一大師的書法:“樸拙圓滿,渾若天成。得李師手書,幸甚!”
1942年春,郭沫若向弘一法師請求書法,得弘一書幅:“我心似明月,碧潭澄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書幅末署款:“沫若居士澄覽”,後郭沫若寫信向弘一法師表達敬意:“手書奉悉……澄覽大師言甚是。文事要在乎人,有舊學根柢固佳,然僅有學問而無人的修養,終不得事也。古文雲:士先器而後文藝,殆見到之言耳。”
周總理曾囑咐曹禺說:“你們將來如要編寫《中國話劇史》不要忘記天津的李叔同,即出家後的弘一法師。他是傳播西洋繪畫、音樂、戲劇到中國來的先驅。”
八十年代初,劉海粟在《大師》一文中說:“近代人中,我只佩服李叔同一人……李叔同畫畫、書法、音樂、詩詞樣樣都高明……我卻比他少了一樣——演戲!”
主席江澤民訪問日本時,日本天皇還向江澤民主席提起弘一法師的事蹟。
張愛玲曾說:“不要認為我是個高傲的人,我從來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圍牆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謙卑。”
六、馬一浮
〔馬一浮(1883~1967年),幼名福田,更名浮,字一浮,又字一佛,號湛翁、被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