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助興。”大家拍手叫好。馬寅初說:“從前有兄弟三人,老大叫年紀,老二叫學問,老三叫笑話。一天,父親叫三兄弟一同上山砍柴,傍晚三兄弟回家,父親看到‘年紀’砍一把,‘學問’一點都沒有,只有‘笑話’砍了一擔。”這個故事顯然是諷刺孔祥熙“年紀一把,學問全無,笑話一擔”。
解放前,馬寅初在大庭廣眾下質問“蔣委員長”的連襟,財政部長孔祥熙的經濟問題,搞得孔部長結結巴巴地說:“我是‘孔夫子’的後代,我不會貪汙!”一時傳為笑話。
1938年,馬寅初指責孔、宋家族大發國難財。於是有人奉命來勸說馬寅初,說可以將北碚立法院的好房子讓他居住,想購買黃金,只要他提個數字,就可以照辦,如果要去美國考察,不論長住或短期都可以,經費不成問題。對此,馬寅初發表宣告:
一、在此國難當頭,我絕不離開重慶去美國考察;
二、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我要保持說話的自由,國民黨政府的立法院沒有多大意思,我絕不去北碚居住,並要逐漸同立法院脫離關係;
三、不搞投機生意,不買一兩黃金,一元美鈔。有人想要封住我的嘴,不讓我說話,這辦不到!
馬寅初目睹官商勾結,腐敗盛行,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經常點名批評當局,在社會上產生很大影響,為蔣介石政府所忌。一日,蔣介石召見了重慶大學校長葉元龍,將其大罵一通:“下週四擬陪同他(馬寅初)到我這兒來,我要當面跟他談談。他是我的長輩,又是同鄉,總要以大局為重!”葉回校後,怕碰釘子,讓侄兒去找馬寅初傳達這個訊息。馬寅初聽後,火冒三丈:“叫校長陪著我去見他,我不去!讓憲兵來陪著我去吧!”馬寅初又說:“委員長是軍事長官,我是個文職,文職不去拜見軍方!再說,我給委員長講過課,他是我的學生。學生不來拜見老師,倒叫先生去拜見學生,豈有此理!假如真有話要說,叫他來找我!”蔣介石知道後,十分生氣,又無可奈何,只好對葉說:“我是想同他談談經濟問題。你回去告訴他,以後有時間,隨時都可以來找我。”但馬寅初始終未去見蔣。
抗日戰爭期間,有一次馬寅初在重慶大學商學院大禮堂演講,臺下混進了國民黨特務,情況很危險。馬老帶了女兒和棺材上臺。他說:“為了真理,我不能不講。我帶了棺材,是準備吃特務的子彈;帶女兒來是讓她親眼看著,特務是怎樣卑鄙地向她爸爸開黑槍的,以便她堅定地繼承我的遺志。”接著,他話鋒一轉,就針對國民政府的種種腐敗狀況,四大家族的企業、財產等等算了一筆細賬。他的演講,贏得了陣陣春雷般掌聲,使混在臺下的特務不敢貿然下手。國民黨當局大為震驚,連連派人以高官、美金為誘餌,勸他不要再發表此類演說,但馬寅初一一嚴詞拒絕,後來逼得蔣介石親自派人去請馬老,說有事敘談,馬老照樣拒絕了。
後蔣介石又派人遊說馬寅初:“委員長說了,您是他的老前輩,既是老師,又是浙江同鄉,委員長準備推薦您擔任財政部長,或者是中央銀行行長。”馬老笑道:“你們想弄個官位把我嘴巴封住,辦不到!”來人又說:“那麼,請馬老先生買些美鈔吧,政府批給您一筆外匯,這可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啊!”馬老生氣地說:“不,不!這種豬狗的生意我不做!我不去發這種國難財!”馬老“不做豬狗生意”的話在民間廣泛流傳,贏得喝采。蔣介石惱羞成怒,下令把他幽禁在貴州。抗戰勝利後,馬老恢復自由,在上海工商學校任教,勇敢揭露國民黨發動內戰的陰謀。他還不顧特務威脅,給家人留下遺囑,隻身前往南京演講。
1960年,馬寅初辭去北大校長之職。滿腹經綸而又剛直不阿的他,賦閒了。馬寅初畢竟經過風雨,見過世面,能夠泰然處之,他喜愛這樣兩句話:“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