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徐某就愧領了。”
隨後,幾人又聊了一些其他話題。沒過多久,參加第二批比試的獲勝隊伍,同樣來到石室之中。
在這批獲勝隊伍中,與柳軒有過一面之緣的人,如藍芸兒、戴琰都在。期間,戴琰還曾主動來到柳軒他們這一桌,與幾人攀談。
林成和楊炳二人見有機會與戴琰接觸,自是熱情相迎。一時間,三人倒是其樂融融。
不過,據柳軒的觀察,戴琰明面上雖是在與林成、楊炳,但大部分心神則是放在陸宛身上,間或打量他幾眼。除此之外,戴琰總會巧妙將話題引向幾人的相識過程。
等到戴琰覺得探聽的差不多時,便主動告辭。林、楊二人也客氣的送他離開,臉上還掛著些許遺憾,恨不得再多聊幾句。
只是,這二人心裡究竟是如何想的,那就只有他們自己清楚了。
......
隨著時間的流逝,第一輪比試中獲勝的二十五支隊伍,終於全部到齊。在此期間,林、楊二人則向柳軒介紹其他人的情況,告誡他應當注意那些人。
差不多又過了一炷香的時間,九華商盟的三名築基後期修士來到石室之中,並且每個人的手中都拿著一塊錦帛。
隨後,其中一名修士便當眾開啟錦帛,接著一個個人名從其口中念出。原來,錦帛上寫的是文試排名。
一時間,有人歡喜,有人憂,好在沒人做出丟臉的舉動。眾人都知道,這個排名只是暫時的,一切還要看之後的武試。
即使是排名在二十開外的人,臉上也無太多沮喪之情,只要他們隊伍中,參加武試之人贏得之後的比試,他們還是能進入前二十的。
等到九華商盟的三名修士,將所有參加文試之人的名字唸完後,柳軒便知道了其他三人的情況。
陸宛不出意料的奪得丹試頭名,林、楊二人的排名則是居中,柳軒觀他二人神色,便知這排名與他二人所預計的相差不大。
至於其他兩項比試的頭名,則由清河門的一名年約十六七歲的少年,以及戴琰奪得。
戴琰此人不用多說,畢竟他早就在宗內享有煉器天才的名聲。此次奪得頭名,也是眾望所歸。
至於清河門的那名少年,既然能奪得頭名,柳軒便知,這少年估計與戴琰、陸宛一樣,在清河門內,也是一位受人追捧的天才。
若說這文試排名,有何處令柳軒感到驚奇,那便是沐汐瑤此女了。此女位居煉器榜第二名,如此看來,沐汐瑤於煉器一道上,有不小的天賦,也難怪沐家看不上平庸的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