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平安的話音落下,房間裡只剩燈光與茶香在空氣中交織。
爺叔垂眸摩挲著青瓷杯沿,忽而將杯底在紅木茶盤上輕輕一叩,清脆的聲響讓人為之一振。
“今天你倒讓我想起來,八三年廣交會,我在越秀賓館見過一樁趣事。”
他忽然開口,枯瘦的手指蘸著茶水在案几上畫了個圈,娓娓道來。
“那次,我看見溫州商人把紐扣攤位佈置成八卦陣,客商繞三圈才能找到出口——每繞一圈就多看三款新品。\"
他說話間,茶水在紅木紋路里蜿蜒成珠江的輪廓。
“後來他們包下整層展廳,卻在入口處掛滿蘇州刺繡。”
葉平安瞳孔微縮,大腦在飛速運轉著,這一幕他好像在哪裡見到過。
忽然,一個畫面閃過。
之前他在檔案室裡翻閱商務部簡報時,那張溫州展團平面圖瞬間在腦海中展開。
他當時只覺得佈局怪異,此刻卻如觀棋局——紐扣區藏在刺繡屏風後,五金配件擺在茶歇區轉角,每處設計都在延長客商駐留時間。
“爺叔,您是說...”
他喉結滾動,紫砂壺嘴嫋嫋升起的白霧裡浮現出交易資料,一切答案躍然於眼前。
“他們用空間設計操縱採購節奏?”
爺叔不置可否,指尖劃過茶海上雕琢的貔貅紋。
“那年春交會訂單額漲了四成,秋交會就被二十七個國家抄了展陳方案。”
他突然抬眼,渾濁的眼底掠過精光,
“你知道,為什麼沒人能抄走精髓嗎?”
窗外的梧桐葉沙沙作響,葉平安突然想起上個月在檔案室看到的舊照片。
83年秋交會的匈牙利展臺,水晶吊燈下分明擺著青花瓷鼓凳,波斯地毯上卻陳列著農機配件。
之前只覺得他們這樣布展有些不倫不類,現在想來竟然暗藏玄機。
“因為...”他感覺後頸泛起細汗,感覺答案呼之欲出。
“他們抄走了形,卻讀不懂風水裡的生意經?”
“錯。”
爺叔突然笑出聲,皺紋在眼角堆成扇褶,“因為溫州人第二年就把紐扣做成十二生肖,每個屬相搭配五行顏色。
老祖宗的東西,都被他們溫州人給玩明白了。”
他推開雕花木窗,春夜裡的風帶著絲絲寒氣,一併裹著黃浦江的潮氣撲面而來。
爺叔嘴角微微上揚,帶著幾分玩味。
“你記住,做生意就像沏碧螺春——頭道水要滾,二道水要穩,三道水見真章。”
竹簾忽地被風掀起,斑駁的光影在葉平安的身上跳躍。
他終於明白,那份讓他困惑的報表資料:83年紐扣出口單價上漲17%,但訂單量卻暴漲210%。
原來提價不是目的,是要在客商心裡烙下\"值得細品\"的印記。
這一點,之前他在學校的課本上可沒有學到過,果然還是要有高人指點才能看明白這局棋。
此時,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太太端著新切的西瓜進來時,正看見葉平安對著茶海上未乾的水漬出神。
那些蜿蜒的水跡在晨光中泛著金邊,恰似廣交會衛星圖上珠江支流的走向。
她衝著爺叔點點頭,微笑著把托盤放在桌上,並沒說話,就轉身離開了。
“平安,你嚐嚐崇明島的沙瓤瓜。
這個季節能吃到,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爺叔用茶針輕點瓷碟,意有所指的點撥他。
“記住,甜味在第三塊才會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