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處也有匾額,元春便也知道這是寶玉所為,也便略為糾正了一些。然後回到賈母正室上房。相互見禮。元春此時才有些放鬆,見這熟悉的環境,觸景生情,忍不住傷感落淚。
家裡的迎、探、惜三姊妹也來見禮。十來年不見,她們也都大了,出落得都好了。特別是探春,在這三姐妹中最是出類拔萃,相貌不用說遺傳了趙姨娘的美貌,更兼身段氣質別有一番超凡脫俗的味道,真有那“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的神采風度。元春心裡暗暗讚賞。卻也知道府裡還有薛寶釵和林黛玉兩個表姐妹,便也請來一見。
元春見了薛寶釵和林黛玉兩人,才又知道這兩人更是清雅俊秀的仙子一般的人物。薛寶釵生得冰肌玉骨、雪膚花貌,很有些珠圓玉潤的感覺,難怪書中所說寶玉將她比作楊玉環。而林黛玉,身形單薄,先天便有些不足,但那幽雅俊美的面容、似含無限哀傷的眼神、飄逸出塵的氣韻,卻無端地讓人生出滿心憐愛,動人心魄。
元春暗暗嘆息,難怪寶玉只對林黛玉傾心,而棄薛寶釵於不顧,因為兩者相比,林黛玉無論從哪個方面都要比薛寶釵出色一點。但薛寶釵一看便是一個識大體,善籠絡的人,而林黛玉很有些目無下塵、孤芳自賞的性情,並且從面相上看,薛寶釵臉如滿月,是宜男之相,而林黛玉卻臉尖無肉,艱於子嗣,所以這賈府裡今後的寶二奶奶依府裡的老一輩來看,只怕寧選薛寶釵,而非林黛玉了。但這些都是後話,此時倒也不便說出口。
寶玉也進來了,元春看過去,果然長高了許多,已是一個翩翩少年了。想起當初自己進宮之際,他還只有三四歲,哭著不讓自己走。而今都長大的,變成一個連她都快認不得的人了。她讓寶玉走到自己跟前,撫摸著他的頭臉,不禁感傷流下淚來。旁邊的人前來都勸止了。
然後便擺上宴席,席間讓寶玉和姊妹們都寫一寫詩,考量了一番。黛玉的文章果然好,薛寶釵略遜一籌,只是考慮到薛姨媽和自己母親的面子,元春便把兩人都讚賞了一番。寶玉作的幾首詩,元春知道那一首“杏簾在望”是林黛玉作的,果然比寶玉作的強了十倍去,讚揚了幾句,讓賈母和王夫人也高興了一番。
元春很久都沒有這樣輕鬆地和家人在一起暢敘,心中非常愉悅。可惜好時光總是很短暫,時間過得太快,轉眼就得離開回宮了。元春只得告別了所有的親人,其中大家都不免傷感落淚,然後登輦回宮。
回宮後第二日便對太后和皇上回稟過省親事項。軒轅昊天又發下許多賞賜之物,都是些金帛玉器錦緞什麼的。一些直接賜給了賈政,一些賜給元春,給她自行處置封賞。
元春讓抱琴自行安排賞賜。抱琴也懂得籠絡人心的道理,所以鳳藻宮裡上下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賞賜,人人高興,個個稱頌。
元春想起了寶玉和林黛玉的事,便讓抱琴安排賈府的賞賜,那書上說寶玉的賞賜和薛寶釵的一樣,而林黛玉的卻不一樣,這好像是暗示自己曾想撮合薛寶釵和寶玉的婚事,但她現在並不想撮合二寶,因為她自己也正在為自己的愛情努力呢,所以她會撮合雙玉的婚事。
當然,連她也有所不知的是,雖然她的願望是美好的,但賈府裡有些人的心機卻是她料不到的,她賞賜的東西,被人調了包,仍是變成了薛寶釵和賈寶玉的一樣,林黛玉卻不一樣了。
過了十五,卻仍是正月裡,宮裡的熱鬧並沒有完。
元春等著水溶前來看她,想看看他想出什麼好法子沒有,可是水溶好像消失了一樣,一直沒來。
元春卻從水月兒的口中知道,水溶替皇上辦事出了紕漏,為了將功贖罪被派去另辦什麼事去了。
元春這才放了心,知道水溶是為了別的事耽誤了,並不是忘了對自己的承諾。但另一方面卻又擔心起來,究竟是出了什麼紕漏呢,讓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