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螢幕上輔助的畫了幾條線,他這才確定了電弧之門的開啟地點。
當他開啟了虛無的二型電弧之門,並消失在門中之後,一號就控制著那些智慧機械集合到了電弧之門的附近,它雖然透過攝像頭看不見電弧之門,但是卻能透過感應器感應到,就在董晨消失的地方,能量反應值和輻射反應值都高於其他的地方,這裡的輻射可不是輻射世界逸散出來的核輻射,而是一種能量輻射。
董晨作為一個技術宅,守著這麼一個比黑科技還黑的電弧之門不可能不研究一下,自從得到了電弧之門之後,他就一直有對它的研究,後來有了一號的輔助就對它研究的更透徹了,只是這個透徹是相對於他自己來說的,對於電弧之門的各種執行機制還是知之甚少。
不過也不是白研究的,最起碼他分析出了電弧之門所需要的能量確實不是電能,整個電弧之門看著是電弧閃爍,但是沒有一點與電能相符合的能量波動和輻射反應,是一種特殊的從未見過的能量波。
在對電弧之門大量的觀測和實驗中,他製做了大量的觀測裝置,他終於發現了這種特殊波動,然後又對雷雨天氣中的雷電做了大量的實驗,他確定了這種能量的數值與特殊波動。
當然這些實驗都是一號幫他做的,他只是在快要下雨的時候把實驗平臺放出去,有直接放到地面上的,還有放到海面上的,甚至是在無人機上安裝裝置,要在下雨天飛到天空中,這些地方他可不敢長待,這些裝置本就是為了找雷,他要站在附近,非得挨劈不可。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