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選了一個不大也不小的小行星,並且告訴外界,這顆小行星對地球有很大的威脅性,在未來十年內撞擊地球的機率非常大。
如果這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並且落到了人口密集區的話,那麼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傷將會相當的巨大,所以弧光集團借著這個機會來摧毀它。
當然,這是對外宣佈的官方資訊。
具體呢,弧光集團也有這個意思,但是其他人怎麼想,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董晨相信,那些人的腦補,肯定不會讓他失望的。
眼看著那顆對於人類例來說巨大的隕石,在弧光集團太空戰機的轟擊之下碎成大量的碎片,而那些已經碎裂但是還是相對較大的碎片又一次遭到太空戰機的攻擊,直到所有的碎片都小於十米直徑之後,弧光集團的太空戰機才罷手。
因為一般的石質小行星想要穿越地球大氣層落到地形成隕石,那至少也要是十米以了,而他們選擇的這可小行星是典型的石質小行星。
弧光集團這麼做,是為了防止因為演習而對地球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畢竟要是因為他們把這顆小行星摧毀了,而它的碎片砸到了地球,造成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那他們的名聲肯定會大受影響的。
而他們這個處理細節也受到了一眾吃瓜群眾的好評,認為弧光集團確實是負責任的大公司,但是也讓其他國家的人感受到了實力差距。
細節,什麼時候才能去顧及細節,那一定是在技術掌握非常完善的情況下,完全掌握了技術,可以完美的達到自己的使用要求了,然後才會有閒心追求什麼美觀、細節等等。
不管是有閒心處理那些碎片,還是說能把所有的碎片都&ldo;削&rdo;到十米直徑一下,這都是實力的表現。
這樣,一顆可能會造成一座城市變成無人區的小行星,輕鬆的被弧光集團處理了。
順便,把米國人蠢蠢欲動的心也給處理了。
這樣的情況下,弧光集團雖然人少,武器裝備也少,還沒有什麼地盤搞戰略縱深,但是人家是可以化整為零和米國周旋。
弧光集團在地球的總部很容易滅掉,一顆核彈怎麼也夠了,如果不行的話,那兩顆。
但是當他們把武裝力量分開之後,米國遭殃了。
米國那麼大,人家從哪不能發動襲擊,而且由於裝備科技代差的區別和偷襲的加成效果,人家能單槍匹馬的殺過來,你這邊卻不能單槍匹馬的迎戰,你需要很大倍數的戰鬥人員和裝備才能防禦住甚至是消滅對方來襲的&ldo;單槍匹馬&rdo;。
所以這樣的話,還不如把馬斯克航天公司給弧光集團得了,然後米國趁著和平環境,抓緊時間消化初始島的外星科技,完成這次科技革命,然後再次登地球的巔峰。
當初華國是這麼幹的,雖然在一代人、兩代人看起來是較窩囊,但是在歷史的角度來看,對於華國本身來說,那是那個時候最合適的選擇了。
現在米國遇到了差不多的情況,但是卻那個時候的華國好多了,相來說,它算是歐洲人開局,各種屬性基本都是全滿,頂多是從新開始練級。
以前的時候,米國也不是沒有練過級,所以有先例可循,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
當初的米國可不是什麼世界第一,都是一級一級的打來的。
一戰的前期,米國是趁著別人打仗,它利用&ldo;立&rdo;的有利地位,利用交戰雙方對軍需物資的大量需求,充當雙方的兵工廠,迅速擴大軍工生產和重工生產。
此外,它還在戰爭期間向交戰國提供貸款,並乘歐洲交戰國在世界市場競爭力減弱的良機,擴大工農業生產,進行商品輸出。
戰爭結束時,米國已從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