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米國總統看董晨和孫浩的眼神就更不善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弧光航天是這裡邊最有力的競爭者了,雖然現在還沒有確認最終是弧光航天獲得這個大單子,但是明眼人已經看出來。
這麼大的專案,還涉及到巨大的款項,可沒有那麼好定下來。
第一天最大的作用其實是用來讓阿三國認錯,這也是各國元首來的目的,接下來才是清理太空垃圾的事情。
而具體的技術上的事,還是要專業的人員才能決定的,再說了,還得其他公司一些翻身的機會不是。
所以第二天才是真正的技術方案的對決,這時候就要拿具體的方案來進行競爭了。
那些國家元首們也不是沒事幹了,好不容易湊到了一塊,一些其他的會議也是要進行的。
不過第二天兩撥人也就分開了,元首們開其他的會議去了,董晨他們去了技術論證現場,做最後的對決。
第二天董晨就感覺到了不一樣,也算見到了資本版的&ldo;集中力量辦大事&rdo;。
為了得到這個大單子,一些原先就是合作專案的方案,在互相合作的基礎上又和更多的公司進行了合作,而這經過多家公司合作的專案還真有很大的進步。
也是難為這麼多公司連夜達成合作,並根據各自的強項技術制定了初步的新合作方案。
甚至有的可以用數量優勢來彌補技術差,用兩年的時間就可以把太空垃圾清理完。
但是也有劣勢,那就是成本要高出弧光航天很多。
而且他們這個方案還有另一個弊端,那就是合作的公司太多,而且都是獨立自主的私有制公司,涉及到的分類專案也多,而且各個公司的進度也不一樣。
甚至只要一個公司卡住了,那麼整個計劃都要延遲。
就像是阿三國造的國產航母,很多零件和裝置都要等國外的進度,如果合作國家交不了貨,那他這艘航母就只能在船臺等著。
而船廠是要盈利的,你佔著船臺不拉……不造船,咳,那就給我騰出來,我還要造商船掙錢呢。
所以這怎麼來統籌協調也是一個問題,沒有這個強力的統籌中心,事情肯定是辦不順利的。
弧光航天這裡就沒有這個問題,他們方案中的載具的現成的,雖然&ldo;雕&rdo;級空天飛機改裝成垃圾回收船之後各方面的效能會下降,但是單次清理垃圾的數量還是可以達到20噸。
尤其是價格便宜,他們的主要價格成本的壓縮就是在運費上,其次就是在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上,雖然比不上運費,但是怎麼也比其他方案中那個連裝置和垃圾一塊在大氣層裡燒了強。
雖然目前新天宮空間站還沒有建好,裡邊的太空垃圾回收系統還沒完善,在垃圾回收船清理掉垃圾之後還要運回地區進行處理,但是這樣不會增加多少成本。
並且弧光航天承諾一個月之後就可以進行首次清理任務,這是他們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在這次會議結束之後,弧光航天順利的得到了這個目前為止地球上最大的航天大單,也正式確認了弧光航天成為了地球航天領域領頭羊的地位。
而這兩天透過看新聞,董晨也知道了大佬們開會談的是什麼,也知道了巴萊爾來華國的原因。
丹蘇國合併成功,但是國內要發展只靠他自己可不行,他們國內自己也沒那個能力,所以他來到了華國談合作。
新合併的國家總是有很多的機會,丹蘇國也不例外,想要進行發展,大量的基礎設施是少不了的。
原先的基礎設施就一直是華國在做,但是之前政局不穩定,不管是建設數量還是建設速度都不行,這次就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