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訊息就全球皆知了。
而結果,也可想而知。
不管發生了什麼,反正飛船的建設進度就那樣的慢了下來。
隨著地心一天一天的冷卻變慢,星球上的異象也就越多,他們的飛船建造計劃也就越來越困難。
哪怕是後期他們開始從他們的&ldo;月亮&rdo;上開採資源,那速度也沒有快多少。
他們那段時間試過了很多方法,但是對於地核來說都不管用,最後他們的辦法也是利用大當量的核爆炸來給地心來個&ldo;心率調整&rdo;。
沒錯,就和地球某部電影一樣。
但是結果現實就是現實,不是電影,他們不是主角,大過濾器也沒那麼好抗,所以沒有成功,還讓他們母星的環境更糟了。
所以那些有渠道的人,緊急的就登上了掌權者建造的大型星際飛船溜了,有的甚至是開著自己的小飛船跑了,反正就是先逃離母星再說。
他們並沒有什麼空間跳躍、曲率飛行等技術,有的只是簡單抵禦宇宙射線的光護盾、使用高濃度磁歐石原料的核聚變能源、可以加速到五分之一光速的光子引擎等等。
而且他們前進的方向還不一樣,畢竟他們其實和地球一樣,搜尋到了很多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但是全都沒有實地確認過。
先前雖然向最近的恆星系傳送過無人探測飛船,但是那個星系並沒有適合生存的星球,而且向其他星系發射的飛船都還沒有飛到,所以他們也不知道具體情況。
在這樣的情況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的亞特蘭蒂斯文明逃亡飛船就分成了好幾部分,都向著各自選擇的最有可能適合他們生存的星系出發了。
來到地球的這隻亞特蘭蒂斯文明的逃亡艦隊就是其中一隻,他們在飛行過程中已經換了好幾代人了,並且飛行過程中飛船也經過了少許升級。
畢竟在飛船上的時間還是很無聊的,物資缺乏導致了他們禁止了大量的活動,要不是知道科技不進步就是退步,從僅有的物資中擠出了一點支援科學研發,他們的飛船可是早就四處破洞了,更別提什麼少許升級了。
不過就算這樣,也僅僅保證了少數精英的進步,大多數不怎麼重要的人都過得一般,甚至出現了智商退步、精神失常等等症狀。
直接從剛走出母星的太空文明跳到了跨越星海的星際文明,他們有太多的東西還不知道,加上準備倉促,並且還是逃命,能走到地球也算不容易。
但是來到了地球的他們,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因為地球可以供他們生存,但是地球有本土文明,是科技遜色他們的穆裡亞文明。
那個時候地球上的人口也不多,所以亞特蘭蒂斯直接就找了一個地方當大本營。
雖然地球大到可以容納兩個文明,但是奈何兩個文明太陌生了,陌生到跨越了星海,如果後期對方發展起來了,那就更麻煩了,然後……兩個不同的文明就為了未來的發展生存開戰了。
本想著憑藉自己的科技優勢拿下穆裡亞文明,然後佔據地球當自己修養生息、發展文明的地方,但是穆裡亞文明雖然科技落後,但也是可以走出母星的人。
而且穆裡亞文明人多,地球本土作戰,戰爭資源多,而亞特蘭蒂斯人少,死一個就少一個,還是初來乍到,所以這場仗並不好打。
開始兩邊打的都很剋制,畢竟他們還要在地球發展,不可能把地球搞的一團糟,但是後來雙方發現地球不對勁了。
本來隨著穆裡亞文明的發展,地球已經離大過濾越來越近了,再加上亞特蘭蒂斯文明帶來的戰爭催化,竟然在短短的時間內到了大過濾器的晚期。
當時亞特蘭蒂斯的磁歐石消耗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