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張機在洛南封地陪伴著妻妾們的時候,秦國朝堂的政治格局也發生了些許說大不大,但卻絕對不小的改變。
呂不韋向嬴政請辭!
這個訊息在整個天下都掀起了軒然大波!
呂不韋今年不過四十五歲,雖然這個時代的人平均壽命並不長,但對於權貴們來說,壽命是真的可以用錢來買的。
更加精細的食物,更加優秀的醫師,更加昂貴的藥草,有著這些,大多數情況下權貴們都能活得比百姓久。
而呂不韋,文能安邦定國,武可滅周破縱,沒有將大權長期獨攬於己身的他可以說是正值年富力強之歲,根本不至於請辭。
一時間,謠言滿天飛,人們紛紛懷疑是不是嬴政徹底坐穩了王位,故而容不下呂不韋了,哪怕呂不韋是嬴政亦父亦師的長輩。
世人這麼想,倒也無可奈何。
畢竟呂不韋先前的確也曾一度大權獨攬制約了嬴政的君權,而秦國又不缺乏對先王留下的輔政大臣動手的舊例。
惠文王殺商鞅,武烈王逐張儀,昭襄王罷甘茂,也就昭襄王留給孝文王的相邦杜倉因為孝文王以太子身份守孝期間,為收攬舊臣之心而倖免,但也在莊襄王即位後被罷職,任用呂不韋為相。
雖說這種事情並非秦國獨有,天下諸侯莫不如是。
一朝天子一朝臣,哪位君王會不喜歡主政的相邦是自己的心腹?
但在這個時代,貶低秦國便是政治正確,所以不少山東士人都翻起了那些舊賬。
相邦府內,嬴政在一眾郎官和羽林軍的護衛下悄悄來到了呂不韋的府上。
“仲父啊,你這是何苦呢?政雖不敢比肩上古先賢的胸懷,但也不至於做那狼心狗肺、忘恩負義之輩。”
嬴政也不顧儀典,直接坐在了呂不韋的身邊,握著呂不韋的手:“若非仲父當年拼死擊退六國聯軍,政早就當了亡國之君了。而如今,若非仲父扶持,政也無法執掌大權,仲父便是我大秦的周公,政絕不會忘記仲父的功勞。”
“若功臣不能全身而退,嬴政何顏立於天下!”
“還請仲父莫要告老請辭,繼續輔佐政蕩平天下。”
呂不韋有些茫然,雖然被嬴政這樣表白了一番對他的親近態度讓他很高興,但他沒說要告老啊!
旋即,呂不韋反應過來了。
呂不韋並不打算告老,開玩笑,他正直年富力強的歲數,四十五歲的他堪稱龍精虎猛,若非因為國喪限制,他還打算納兩門妾室入府呢。
他只是上書請辭,但並非是徹底辭官告老。
不過,照例請辭奏章是需要單獨上呈一份的,而呂不韋請辭的真正目的在隨著請辭奏章上傳御覽的第二封奏章之中,可嬴政看到請辭奏章的時候就已經看不下去了,哪還有心思繼續看下一封奏章。
按照規矩,官員請辭的奏章需要先交給御史,再交給嬴政御覽,而呂不韋請辭的訊息也被審查奏章的御史給透露了出來,鬧得人盡皆知。
嬴政聽了呂不韋的解釋,也愣住了,旋即派中庶子蒙嘉即刻回章臺宮去取呂不韋的另一封奏章。
直到看完了呂不韋的第二封奏章,嬴政才明白呂不韋的心思。
如今的大秦,相邦名義上只是執掌全國政務,但實際上政務和軍務都脫離不了相邦和其麾下的相邦府,到了戰時,相邦甚至可以擔任大軍統帥,秦國曆任相邦大多都曾統帥過大軍,得到過一定的戰功,否則也無法讓老秦人心服口服。
比如代替了范雎的綱成君蔡澤,其才幹在大秦的歷任相邦裡也算是中等了,卻也因為沒有軍功而不得不在擔任相邦後幾個月就主動請辭了。
可相邦的權力太大了,大到甚至能威脅軍權,將秦王架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