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過老爺子嘴角已經忍不住上揚了,“就沒見人自誇聰明伶俐的。要朕說,你在兄弟們中間可算不上聰明伶俐,天天給朕闖禍,只有臉是長得好的。人的天賦果真是均衡的。”
小八爺懷疑地摸了摸自己的臉:“我把腦子長到臉上了?我怎麼不信呢?”
“哈哈哈。”康熙放下被逗弄得懷疑人生的八兒子,轉頭去關心兩個小的:十五阿哥認了幾個大字?八公主出宮吃了什麼點心?等等。
有小八爺在前面做榜樣,八公主昆昆和十五阿哥小羽毛其實在兄弟姐妹們中間算是不太怕康熙的那一類。被阿瑪問了,就嘰嘰喳喳說起自己今兒遇到的趣事來。
小十五正在簡單認字和學規矩的階段。小豆丁覺得頭上頂碗有趣極了,一遍遍給康熙比劃。至於昆昆,自然也說到了今兒聽到的評書。
“你哥哥跟你講了《鶯鶯傳》和《西廂記》的不同,你有什麼體悟嗎?”
八公主點頭,表示她已經看破了紅塵:“張生有好有壞,我分不清,讓哥哥來分。”
小八爺:???我怎麼又被繞進去了?
“哈哈哈。”康熙覺得年幼的孩子們簡直是開心果啊。“八公主真是大智若愚。”某條無良龍說,“老八聽到沒,你妹妹的終身大事可就在你身上了。”
小八爺心說我有本事挑駙馬,您有本事不指婚嗎?深知康熙秉性的八阿哥可不會當面這麼落皇帝面子,而是趁機給昆昆爭取好處。“公主的婚事,自然得由皇阿瑪您來做主。兒臣能做的,不過是將駙馬在外頭養的外室和女支子挖出來,讓妹妹提早有個準備罷了。”
康熙差點被殺氣騰騰的兒子給噎住,他拿筷子敲敲碗邊。“吃飯。食不言寢不語。”就好像剛剛起話頭的不是他一樣,皇帝都是老雙標了。
這餐飯吃下來,其實皇帝想關心的已經關心的差不多了。因為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也都要跟著中路大軍去打葛爾丹,這樣的便餐皇帝前後一共要吃六頓,想想也是不容易。相比起榮妃神經質的擔憂和德妃母子之間奇怪的氣場,良妃冷雖冷,但還在康熙能舒服的範圍內。
“胤禩跟在中軍,不是前線,又有皇上護著,我沒什麼擔心的。”良妃說。
康熙拍拍她的肩膀:“老八會成才的,這回出去有了戰功,朕就給他封爵。你和八公主不是長袖善舞之人,小十五年幼不顯,都需要老八照拂,朕都有數。”
安撫完良妃和幼子,康熙帶著小八爺離開長春宮。冬天天黑得早,此時天空已是星光點點,映照著西邊的一抹紫色的餘霞。
“老八,走走。”
“是。”小八爺快走兩步,跟到只比康熙慢一步的地方。這是一個既不違反規矩,又能夠說話的位置。在宮裡生活久了,自然知道該如何精打細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像精打細算親情與權力的距離一樣。
“這些日子,朕賞了宮女給你幾個哥哥。”康熙爺似乎是覺得這話放明面上說有些傷風化,因此聲音不像往常那般洪亮,“畢竟,戰場上刀劍無眼,出了意外也是常見的事。以前,也有將士傷了,從此不育的。不管怎樣,留個後總要好些。”
小八爺一開始還沒聽懂送宮女是什麼意思,康熙斷斷續續各種明示暗示,他再不明白就是傻子了。“兒臣這邊不必。此次對戰葛爾丹,兒臣對我大清有十足的信心。且我自個兒就是學醫的,能夠照料好自己。”
康熙瞥了老八一眼,說:“你要想提前把董鄂氏接進宮,也是可以的。”
您老可真會誘惑人。小八爺遲疑了三秒鐘,然後果斷搖頭:“我要在大勝封爵後明媒正娶迎她進來。國未定,何言家?”
“好啊,好一個‘國未定,何言家’。”康熙拍掌,嘆道,“這大約就是忠義之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