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桓回了祁王府,沒有等多久,嚴綱便趕回來了。
“殿下,那女人是魏國公府的人。”嚴綱說道。
“哦?”朱桓來了興致:“你確定沒搞錯?”
“末將一路尾隨那個女人,她先殺了那兩個潑皮,而後去了魏國公府便再未出來。”嚴綱說道。
“魏國公……徐輝祖。”朱桓輕閉雙目,陷入了思索。
徐輝祖是大明開國第一功臣徐達長子,無論是在軍事成就上還是人格上,都是合格的魏國公接班人。
徐輝祖有兩個身份,一個是大明的魏國公,另一個是朱棣的小舅子。
然而比起朱棣小舅子這個身份,徐輝祖更加看重大明魏國公的身份。忠國忠君,徐輝祖問心無愧,可他錯就錯在,選錯了主人。
建文,不是明主。
靖難之役初期,朝廷軍主帥耿炳文大敗,讓建文生出了換帥的想法。當時,明朝的開國名將僅剩耿炳文和郭英兩人,前者剛剛兵敗,後者又有病在身,不能擔當大任,朱允炆只能從“將二代”中挑選新帥。而最合適的人選就是徐輝祖和李景隆。從軍事經驗和威望上來說,徐輝祖更勝李景隆一籌。
但是,考慮到徐輝祖的姐姐是朱棣之妻,朱允炆怕徐輝祖和朱棣有瓜田李下之嫌,他最終選了李景隆。
當年冬天,李景隆在鄭村壩和朱棣相遇,朱棣麾下大將張玉悍勇無比,連挑李景隆七座營帳,李景隆抵擋不住,大軍潰敗。
這時,有人建議讓徐輝祖北上接替李景隆。但朱允炆對徐輝祖的信任遠不比李景隆,朱允炆認為李景隆之所以會兵敗,是因為後者權柄不夠,諸將不聽調遣。於是快馬加鞭送給李景隆“黃鉞弓矢”,賦予李景隆“專征伐”之權。
李景隆糾集大軍,打算在白溝河殲滅燕軍。朱允炆召徐輝祖入宮問軍事,徐輝祖說他最怕李景隆輕敵。朱允炆覺得徐輝祖言之有理,於是派徐輝祖帶領三萬兵馬北上,以策應李景隆。
不料,徐輝祖還未到達白河溝,李景隆便已經潰不成軍,朝廷五十萬大軍,兵敗如山倒。
李景隆這一敗,幾乎敗光了朱允炆的家底,讓南軍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未能恢復元氣。若不是盛庸和鐵鉉在濟南豎起鐵閘,朱棣早就直達京師了。
李景隆雖然敗了,但徐輝祖帶領的3萬兵馬也發揮了作用。在李景隆逃往德州的時候,徐輝祖正好出面幫他擋住了燕軍的追擊,掩護了大軍的撤離。當時南軍所有將領幾乎都吃了大虧,只有徐輝祖的三萬兵馬全身而退。
徐輝祖有帥才,可憐卻沒有發揮的空間。
朱桓為金陵之主時,魏國公府被重重兵馬封鎖。朱棣進城後,封鎖魏國公府的魏武卒換成了數量更多的燕王府軍。
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下,徐輝祖還能生出想法,打算用“美人計”來從朱桓入手。
“徐輝祖是心腹大患啊,要肅清金陵的建文黨派,要先從徐輝祖入手。”朱桓當機立斷,起身出門。
嚴綱跟著朱桓身後問道:“殿下,我們現在該如何做?”
“先去找一趟四哥。”
“燕王殿下?”
……
朱棣入京之後,並沒有住在宮中,而是住在了他早些年在金陵就買下的一座宅院裡。
宅院不算太大,但勝在雅緻,院外佈防著密密麻麻的燕軍將士,為首者正是張輔和朱高煦。
朱桓大步流星的走了過來,尚未等護衛攔住,張輔便眼神一亮,樂呵呵的走了過來:“祁王殿下!”
朱高煦躬身向朱桓行禮:“王叔。”
“你病好了?”朱桓現在看到張輔就蛋疼。
怎麼走到哪兒都有這個欠貨啊!
“託了殿下的福,現在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