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領軍隊向北行軍了整整一天,紮下營壘。**!。*
在休整了整整一天之後,萬尼烏斯的軍隊從兩側的山坡上山,之後又沿著山脊向南行軍了半天,小心翼翼的埋伏了下來,並儘可能的隱藏了他們的蹤跡。
山坡上的埋伏生涯並不好過。即便萬尼烏斯預先在山林的深處臨時搭建了供戰士們休息放鬆的樹屋,緊張的埋伏生活仍舊讓萬尼烏斯和他麾下的戰士們身心俱疲——如果不是萬尼烏斯麾下這些訓練有素且征戰多年的老兵作為骨幹支援著,等個五六天後這支軍隊就會集體譁變也說不定。
幸運的是,計劃中塞姆諾內斯人攻擊西谷要塞的煙訊並沒有出現——也就是說,儘管已經聚集了七八萬軍隊,塞姆諾內斯人仍舊不想強攻西谷要塞。
萬尼烏斯紮下埋伏之後的第三天,弗蘭克人的軍隊出現在伏兵們的視野中。
在萬尼烏斯派出去的“求援信使”的帶領下,梅洛瓦率領著上萬弗蘭克戰士,急匆匆的順著山道一路向北,前去救援根本就不存在的“被萬尼烏斯襲擊的村鎮”。
而根據斥候的彙報,在這支弗蘭克軍隊的後面,緊跟著三萬多塞姆諾內斯戰士。
聽到這個情報,萬尼烏斯也被嚇了一跳。
目前,按照塞姆諾內斯人所知道的情況來看,這一地區的塞姆諾內斯軍隊總計已經超過六萬人,而他們身邊還有一萬多的弗蘭克戰士,至於萬尼烏斯自己的軍隊則只有不到兩萬人——當然,事實證明,萬尼烏斯的軍隊戰鬥力非常強,大概可以當做三萬人使用。
原本,萬尼烏斯以為,在自己向塞姆諾內斯人散佈了“已經脫出包圍,正在攻擊弗蘭克人”的資訊之後。塞姆諾內斯人無非只有兩個選擇——要嘛留少量軍隊堵死要塞通道,大軍跟著弗蘭克人一齊回來追繳自己,要嘛將大軍留在要塞通道處。只派少量軍隊跟著弗蘭克人回來,讓弗蘭克人跟自己死磕。
如果塞姆諾內斯人選擇前者,自己就會讓過大軍,等敵人離開後去吃掉堵塞要塞通道的敵人。打通要塞通路——這樣,自己就可以從本土獲得補給和援軍。
到時候在之前那個三岔口修一座營壘,得到兩個出擊通道,足以讓塞姆諾內斯人疲於奔命了——要嘛塞姆諾內斯人分兵堵住兩個出口被自己各個擊破,要嘛被自己從一個出口繞道他們背後。{友上傳更新}和弗蘭克人合作幹掉他們。
而如果塞姆諾內斯人大軍留守要塞,少量戰士派出來監督弗蘭克人跟自己死戰,自己的埋伏就正好發揮作用——哪怕塞姆諾內斯人派出一萬人,憑藉自己麾下的一萬多jīng兵,五千名弗蘭克小夥子,在加上弗蘭克人的上萬軍隊,完全可以輕易的消滅敵人的軍隊。
之後,自己則率領和弗蘭克人的聯軍仍舊把三岔路口一堵。困也能生把塞姆諾內斯人困死。
要知道。西谷要塞那邊的穀道可不像弗蘭克人這邊,有土有樹有野味——在那邊,有灌木叢就已經算是很肥沃的地段了——塞姆諾內斯的大軍一旦被困在穀道中,無法就地獲得補給,又不可能率領幾萬人的大軍一頭扎進貧瘠的荒山裡找活路,只能坐等被餓死。或者在自己的防禦工事上撞死。
但是,萬尼烏斯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的是。塞姆諾內斯人居然把兵力來了個對半分。
儘管萬尼烏斯可以很欣慰的認為,這是因為塞姆諾內斯人重視自己軍隊的戰鬥力。認為非得有三倍以上數量的軍隊才可以跟自己抗衡,但這種情況毫無疑問的大大增加了圍殲的難度。
只不過,已經到了這種時候,麾下的戰士們因為山地裡的埋伏而弄得一肚子火氣,總也得找個地方發洩一下——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就算明明知道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這場仗也只能開打。
因為擔心萬尼烏斯在山谷兩旁設伏,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