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什麼都吃;水裡的東西,除了船以外,中國人也什麼都吃。這立刻引起我們的鬨堂大笑。印度朋友補充說,敢想敢吃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敢吃才能新增營養,增強體質。印度有一些人卻是這也不吃,那也不吃。結果是體質虛弱,壽命不長,反而不如中國人敢想敢吃的好。有關中國人的這些傳說雖然有些荒誕不經,但反映出印度老百姓對中國既關心又陌生的情況。於是餐桌上越談越熱烈,有時間雜著大笑。外面是黑暗的寂靜的夜,這笑聲彷彿震動了外面黑暗的、一點聲音都沒有的夜空。
我從窗子裡看出去,模模糊糊看到一片樹的影子,看到一片山陵的影子。在歡笑聲中,我又時涉遐想:阿旃陀究竟在什麼地方呢?它是在黑暗中哪一個方向呢?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看到它呢?我真有點望眼欲穿了。
孟買,歷史的見證(6)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起身向阿旃陀走去。穿過了許多片樹林和山澗,走過一條半山小徑,終於到了阿旃陀石窟。一個個的洞子都是在半山上鑿成的。山勢形成了半圓形,下臨深澗,澗中一泓清水。洞子有大有小,有深有淺,有高有低,沿著半山鑿過去,一共有二十九個。窟內的壁畫、石像,件件精美,因為沒有人來破壞,所以儲存得都比較完整。印度朋友說,唐朝的中國高僧玄奘曾到這裡來過。以後這些石窟就湮沒在荒榛叢莽中,久歷春秋,幾乎沒有人知道這裡還有這樣一些洞子了。一百多年前,有一個什麼英國人上山獵虎,偶爾發現了這些洞子,這才引起人們的注意。以後印度政府加以修繕,在洞前鑿成了曲曲折折的石徑,有點像中國雲南昆明的龍門。從此阿旃陀石窟就成了全印度全世界著名的佛教藝術寶庫了。
我們走在洞子前窄窄的石徑上,邊走邊談,邊談邊看,注目凝視,潛心遐想。印度朋友告訴我說,深澗對面的山坡上時常有成群成群的孔雀在那裡遊戲、舞蹈,早晨晚上孔雀出巢歸巢時鳴聲響徹整個山澗。我隨著印度朋友的敘述,心潮騰湧,浮想聯翩。我彷彿看到玄奘就踽踽地走在這條石徑上,在陰森黑暗的洞子中出出進進,時而跪下拜佛,時而喃喃誦經。對面山坡上成群的孔雀好像能知人意,對著這位不遠萬里而來的異國高僧舞蹈致敬。天上落下了一陣陣的花雨,把整個山麓和洞子照耀得光輝閃閃。
“小心!”印度朋友這樣喊了一聲,我才從夢幻中走了出來。眼前沒有了玄奘,也沒有了孔雀。盼望玄奘出現,那當然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盼望對面山坡上出現一群孔雀總是可能的吧。我於是眼巴巴地望著山澗彼岸的山坡,山坡上綠樹成陰,雜草叢生,榛莽中一片寂靜,鬱郁蒼蒼,卻也明露荒寒之意。大概因為不是清晨黃昏,孔雀還沒有出巢歸巢,所以只是空望了一番而已。我們這樣就離開了阿旃陀。石壁上絢麗的壁畫,跪拜誦經的玄奘的姿態,對面山坡上跳舞的孔雀的形象,印度朋友的音容笑貌,在我眼前織成一幅迷離恍惚的幻影。
離開阿旃陀,我們怎樣又到了桑其的,我現在已經完全記不清楚了。在我的記憶裡,這一段經過好像成了一段曝了光的底片。
越過了這一段,我們已經到了一個臨時搭成的帳篷裡,在吃著什麼,或喝著什麼。然後是乘坐吉普車沿著看樣子是新修補的山路,盤旋駛上山去。走了多久,拐了多少彎,現在也都記不清楚了。總之是到了山頂上,站在舉世聞名的桑其大塔的門前。說是塔,實際上同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