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樣的話,我剛好可以率兵出來,進攻匈奴的背後。”
“而匈奴人會擔心我們這樣前後夾擊他們,他們自然也不會進攻大營。”
“另外,萬一茲氏頂不住匈奴人的進攻。”
“我們也可以從東門撤至大營這裡。”
“至於過河的退路,我早就派人準備好了。”
“如果匈奴人攻入了大營,我們放一把火,說不定還能燒死不少匈奴人!”
從張遼的說法中。
趙風也聽出了很多弦外之音。
那就是張遼對守住茲氏,也不報什麼希望。
大營安置在這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接應從茲氏撤出的大軍。
而大營附近,也暗中準備好了退出。
只要一有情況,這邊可用立馬撤到汾水對岸去。
趙風沉吟了一下:“茲氏的百姓,如何處理的?”
張遼笑道:“得知匈奴人異動的訊息。”
“就已經把茲氏附近的百姓,都遣散了。”
“而且,當初遷移百姓去上黨郡時,茲氏就已經遷走了很多。”
“所以茲氏附近,已經沒多少百姓了。”
“至於茲氏城中的百姓,也都安置到大陵一帶去了。”
“所以茲氏城中,目前沒有太多的百姓。”
“留下來的,都是一些不願意離開故土的老人家。”
趙風對於這些不願離開的老人家,也是頗為為難。
不過路都是自己選的,他們不願意走,趙風現在也不可能去強制送走。
兵力上本來就吃緊,現在也不會分兵去幹這些事了。
如果茲氏城破,只要能相對減少損失,也算對的起幷州百姓了。
因為只要是戰爭,就不可能不死人。
想要不死人,就只能杜絕戰爭。
但這個問題,比較敏感,趙風便不太想去過問。
換了個話題:“如今茲氏的防禦工事,做的如何了?”
張遼笑道:“在遣散茲氏周邊百姓的同時。”
“就把百姓都召集了起來,在一些關鍵要道處,用土堆把路給堵了起來。”
“另外還在茲氏附近,挖掘了大量的陷馬坑和馬蹄坑。”
“如果主公不率兵前來增援的話,我只有把握在茲氏堅守一個月。”
以一萬守軍,應對八萬騎兵。
能守一個月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從張遼遣散茲氏附近的百姓來看,張遼本身對於守住茲氏,也不看好。
當然,這也是趙風一早就安排的戰略方針。
這個方針就是借用***的方針,‘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所以張遼才會這麼幹。
如果不是趙風早就頒佈了這些政令,按照大漢律法,守將是必須要堅守駐地的。
如果城破,就算守將逃回來了,也會受到責罰。
至於遷移附近的百姓,那更是不可能的事了。
除非發動堅壁清野的策略。
而這種在策略,只是把周邊的百姓趕走,至於安置問題,則要看主事人的心情了。
當然,也可以把張遼的這個舉動,看成是堅壁清野。
而趙風也善待了周邊的百姓。
簡單來說,就是杜絕了匈奴在拿不下茲氏的時候,會對茲氏周邊的百姓,進行劫掠。
第六百一十三章 調配兵力
很多政令,本身就有一些共性。
不過據趙風所知。
目前還沒有關於,堅壁清野的相關概念提出。
也就是說,目前沒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