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在洞口遇冷凝凍的。爬了一段路,洞漸漸變大,人可以彎腰在裡面走了。沒走多久,連腰也可以直起來了。藉著電筒的光亮,山洞看起來很大。高高的穹頂上垂下冰鍾乳,地面上長滿冰筍。有的冰鍾乳和冰筍連線起來,成為一根兩頭粗中間細的冰柱。如果想象力豐富,這裡還有各種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建築風格,全都是大自然使用冰的造詣。
穿過一條小廊,出現一個特別大的廳堂。光線漸漸充足,是從頂上一個岩石小洞中射進來的。這個殿堂距地面不遠,在幾縷陽光的照射下,它真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堂皇的殿堂。
光線在冰凌的各個角度各個稜面上濺射,又反射到洞中的岩脈上,發出無與倫比的絢麗色彩。冰鍾乳、冰筍、冰柱、冰牆和冰廊,把光線彈來彈去,像炫人眼目的珠寶和玉石礦。青玉的陰冷、漢白玉的光輝、藍寶石幽幽的藍光、翡翠柔和的綠光、石英水晶的乳色光線、燦爛金剛鑽的黃光、五色繽紛的瑪瑙石紫紅色的光芒……它們把不太強的陽光放大了許多倍,射在巖壁的礦脈上,映出鑽石的色彩。就是中國和波斯的帝廷、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宮、法國路易十四時的凡爾賽宮,也比不上這兒的壯麗。冰和光線組成萬花筒的鏡片和彩色碎玻璃,陽光變換角度,冰宮變換色彩。就連互相敵視的兩個人也為這般美景所吸引。即使他們在冰雪王國都度過許多年華,看過無數冰的奇觀,可是說心裡話,誰也未曾見過這樣的冰宮。它是大自然的隱秘,只有神鬼才享有欣賞的權利。
少校在大殿裡轉來轉去,仔細欣賞著冰景。他的靴子踢著一個什麼東西,發出清脆的響聲,他俯身下去拾起來……
這是一把軍刀,手電光下上面寫著模糊不清的德文:〃漢諾維製造1840年〃。這是把普魯士人的軍刀。
兩個人都吃驚非小。是誰,又是什麼時候來到過這裡呢?
少校看看刀子,鏽得很厲害,除了刀柄,刀刃上盡是紅色的鏽斑。一定是很久前有人來過。那麼,也許有更多的遺蹟了。呵,真是座奇妙的冰洞!
他們在一個又一個的冰廊中尋找,希望能有更多的發現。在一個窄小的走廊深處,傳來噝噝的響聲。當他們走到盡頭時,走廊透出亮光,那裡變得暖和起來。冰消失了,石壁溼漉漉地滴著水珠,再往前走,連皮衣也熱得穿不住了。地面上冒著熱氣,空氣中散發著硫黃味,是一個誰也不知道的隱藏在洞中的溫泉。
溫泉從石縫中流出來,在一個小池塘裡轉了一圈,又鑽到另一處岩石縫中去了。它的溫度挺高,硫黃水汽噝噝作響,聞了讓人覺得氣悶。兩個人向側面的一個石屋走去,想暫時躲躲刺鼻的氣味。他們倆都〃啊〃地驚叫出來。
所有的秘密都在這裡!
這是間按普魯士容克貴族風格佈置的一間書房:做得很講究的木桌,木椅,不知為什麼沒有上油漆;各種酒杯、鎮紙、鵝毛筆;日記本凌亂地放在桌子上;石牆角有斧頭、鋸子等形形色色的鐵木工具;一杆火藥槍斜支在書架上,書架上有不少年深日久的書籍,其中一部分還是羊皮紙封面。再往裡走是起居室。床上有法蘭絨床罩,許多陶製和鐵製的器皿垛在牆角,鴨絨被蓋得很整齊,絲質枕頭上枕著一個骷髏頭。他就是這個石洞的主人。
桌子上的日記大概是他的遺言。因為很厚,赫伯特估計也不會一下子看完。他匆匆翻了翻,在扉頁上有一段像是女人寫的、很別緻的題詞:
獻給我親愛的馮·莫爾斯堡男爵
勇敢的〃北方〃號三桅船船長
V。S。 1841年5月3日
就是說,在1841年左右,有一艘叫做〃北方〃號的三桅船曾經到達了格陵蘭東北海岸。它的船長在這間石屋中度過了一些冬夏。關於這個莫爾斯堡男爵,一定有許多生動的也許是悲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