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晟道:“更何況大康如今饑荒不斷,有不少人冒險渡過庸江前往東梁郡,將原本富庶安定的東梁郡搞得烏煙瘴氣混亂不堪,東梁郡原來的百姓怨聲載道,最近已經有不少百姓向大雍方面請願,要求迴歸大雍,如果不是大雍皇帝薛勝康偏偏在這個時候死了,恐怕迴歸之事也成為事實。”
胡小天道:“非但如此吧,如果薛勝康不死,來年春天說不定就會越過庸江進軍江南腹地。”
趙武晟嘆了口氣道:“大康氣數已盡,明眼人誰都能夠看得出來,胡大人在這種時候前往東梁郡又有什麼意義?”他對胡小天前往東梁郡的前景並不看好。
胡小天道:“既來之則安之,趙大哥,我一個人或許無法讓東梁郡的局勢穩定下來,可是如果你我攜手未必沒有這種可能,只要武興郡可以給我支援,兩座城池守望相助,或許可在這非常時期趁機站穩腳跟。”
趙武晟道:“胡大人應該清楚,這武興郡還輪不到我來當家作主。”
胡小天道:“趙提督是不是因為上次我劫持他的事情還在嫉恨我?”
趙武晟淡然笑道:“他對你的仇怨只怕沒那麼容易化解。”
胡小天從趙武晟的種種表現已經推斷出他和趙登雲之間雖然是叔侄,可是他們的關係並不像表面上那樣和睦,胡小天道:“既然趙大哥都看出大康氣數已盡,社稷崩塌是早晚的事情,為何不早做決斷?”
趙武晟目光一亮,此時他忽然意識到胡小天這次必然是有備而來,可是他為何選擇在夾縫中求生?以趙武晟對東梁郡的瞭解,那裡絕不是成就大業的絕佳選擇。趙武晟道:“胡大人若是有用得上趙某之處,在下必盡力而為。”
胡小天當然能夠聽出趙武晟所說的都是客套話,趙武晟是個冷靜而理智的人,想要他心甘情願地為自己所用,必須要有充分折服他的理由。自己這次前來東梁郡,身邊只有七八個人,幾乎等同於光桿司令,很難讓人對他產生信心,更不用說看好他未來的發展了。
胡小天也不多說,微笑道:“多謝趙大哥如此仗義,勞煩趙大哥為我等準備一艘船隻渡河。”
趙武晟微笑道:“區區小事,我馬上讓人去安排。”
胡小天並未在武興郡留宿,用完午飯之後,就乘坐趙武晟為他安排的大船,從武興郡逆流而上,抵達東梁郡下沙港的時候已經是翌日清晨,胡小天一行下船之後,就看到港口之上戒備森嚴,有近百名武士正在港口進行盤查,因為大康最近饑荒不斷,許多難民試圖透過東梁郡進入大雍境內謀生,這些武士卻並沒有大康軍中編制,而是東梁郡的富商巨賈共同出資組織的民間護衛,自從東梁郡劃歸大康之後,大康也只是象徵性地派來了一位太守和幾名文職,根本沒有駐軍的打算。過去東梁郡的駐軍全都撤回到大雍境內,僅憑著這幾名文職官員顯然無法管理好諾大的東梁郡。
一座城池若是沒有軍隊駐守,在治安上無法得到保障,雖然大雍一直信守承諾,並沒有收回東梁郡的舉動,但是東梁郡的內部卻開始發生接連不斷的混亂,有百姓悄悄越境逃往大雍的,還有大康那邊的災民渡過庸江前來東梁郡謀生的,原本一座秩序井然的城池,短時間內變得混亂不堪。太守李成明壓根就是個聾子的耳朵,他本著得過且過的念頭在這裡矇混度日。
最後還是東梁郡的一些商人和頭面人物看不過去城市的亂象,於是眾人集資組建了這支護衛隊,維持東梁郡的治安,一可以防止東梁郡的百姓越境潛入大雍,二可以避免從大康那邊不斷偷渡進入東梁郡的難民。護衛隊開始只有五十人,可後來因為偷渡入境的情況越演越烈,隨著城中難民的爭奪,治安也變得越發惡劣,現在護衛隊的總人數已經增加到了一千人,既便如此,仍然感到人手不足。
胡小天等人上岸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