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秀寧收下了馮盎的禮以後,馮盎在長安城內送禮的過程就圓滿了。
所有他得罪不起的,又或者他不好得罪的,都收了他的禮,那自然就不能說他壞話了,他腰桿子終於直起來了,一改最初時候的唯唯諾諾,變得從容了不少。
昭德殿,李元吉第三次宴請馮盎,終於說起了正事。
“馮愛卿,你覺得今日之交州,該如何經略才能繁榮興盛?”
李元吉端著酒盞,在陪著馮盎說了許多場面話以後,問出了這個關鍵性的問題。
席間還有陳叔達、任瑰作陪,二人聽到此話,齊齊看向馮盎,想知道馮盎會如何作答。
馮盎似乎早就料到了李元吉會有此一問,從容的笑道:“回殿下,似長孫刺史那般,恐怕永遠也沒辦法讓交州繁榮興盛。”
李元吉點頭表示贊同。
他派長孫無忌去交州,就沒指望長孫無忌將交州經略起來,只是讓長孫無忌在交州開墾荒田,在交州大力的推廣農業,然後藉此將長孫無忌給圈起來。
所以長孫無忌成不了事,他心裡有數。
陳叔達順勢問道:“那以耿公之見,該如何經略交州呢?”
馮盎心中早有腹稿,當即毫不猶豫的笑道:“自然是大興教化,化蠻為漢,待到交州上下皆著漢衣、皆習漢字、皆尊漢禮之時,交州必然興盛。”
這話看似給出了個主意,實際上說了等於沒說。
如果在交州推廣漢化容易的話,這種問題根本就不可能留到大唐,早在前隋,乃至前漢時期就被人解決了。
就是因為在交州推廣漢化不容易,所以交州的問題才留到現在。
一直到了南宋時期,漢人被迫再次南渡,才勉勉強強在交州完成了初步漢化。
又經明清兩朝的努力,最終徹底讓交州的大部分地方徹底的實行了漢化。
之所以說是大部分地方,是因為一些地方還沒傳承到後世就丟了,最終被諸猴所佔據了。
不過眼下是大唐,不是南宋,也不是明清,大唐也不可能等繼任者去經略交州,所以必須想出一個適合大唐,並且現在就能經略交州的方式來。
任瑰聽出了馮盎言語中的應付之意,毫不客氣的就道:“耿公不覺得這話說了跟沒說沒區別嗎?”
馮盎也不生氣,更沒有因此誠惶誠恐,反而哭笑不得的道:“下官雖然久居交州,可說到經略交州,能想到的就只有這些,下官不說這些說什麼?
總不能面對殿下問策,一言不發吧?”
任瑰自討了個沒趣,重重的哼了一聲後就不想說話了。
陳叔達接過馮盎的話茬道:“耿公久居交州,總不能拿這種老掉牙的東西搪塞殿下吧?”
李元吉很給面子的附和了一句,“說的也是……”
馮盎臉上的笑容瞬間變得有點僵,知道不倒出點乾貨來恐怕不行了,當即道:“除此之外,倒也不是沒有其他辦法。”
陳叔達立馬換上了一副請指教的架勢,等待起了馮盎的下文。
馮盎遲疑了一下,有些羞於啟齒的道:“事實上交州百蠻當中,許多部族都是以女子為首領,若是我們能扶持她們,並且跟她們締結姻親,短時間內應該能讓她們心向漢室,並且藉此收攏一批蠻人。
然後在這些蠻人中間施行教化,應該會略有所成。”
馮盎的話一出口,在座的幾個人就明白了馮盎為何會做羞於啟齒狀了。
因為他祖父馮寶當年被派到交州任職的時候,就是這麼幹的。
而且效果還非常不錯。
在他祖父、他祖母,以及他父親、他,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已經有一部分俚人被徹底的漢化了,剩下的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