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唐割據的賜姓王,很有可能就要剩下他一個了。
大唐立國至今,冊封了不少割據的賜姓王,也殺了不少賜姓王,反了不少賜姓王。
高開道反了以後,大唐割據的賜姓王,似乎就剩下他和杜伏威了。
洺水城大戰落幕的時候,杜伏威放跑了劉黑闥,李淵非常不滿,隱晦了派人給杜伏威遞過話。
杜伏威也給李淵上了一道請罪的奏疏。
李淵訓斥了杜伏威兩句,此事暫時就揭過去了。
原以為萬事大吉了,誰知道杜伏威押送到長安城的李子通,在這個時候給跑了,雖然跑到了藍田關時,被藍田關的官吏堵住了,也給宰了。
但是杜伏威坐蠟了。
李淵也顧不得杜伏威正率領著大軍,跟著李世民在征討徐圓朗,一紙詔書就送到了杜伏威手裡,召杜伏威入朝。
李淵是什麼心思,幾乎不用猜。
李淵就是不放心杜伏威,要召杜伏威入朝,放在眼皮子底下,順便再找機會奪了杜伏威的權。
如果是平時的話,杜伏威還能稱個病,或者找個其他的理由,婉拒李淵。
但是當時杜伏威跟李世民在一起,李世民的數萬大軍,一眾驍勇,以及李藝的數萬大軍,一眾驍勇,就在杜伏威身側。
杜伏威膽敢說個不字,李世民和李藝征討徐圓朗的大軍,就變成征討他了。
所以杜伏威在拿到了李淵的旨意以後,相當憋屈的將手下的一眾兵馬交給了義子兼大將王雄誕,又將東南道的政務交給了輔公祐,帶上了義子闞稜,以及闞稜手底下的一眾拍刀將,先行一步趕往了洛陽城。
待到李世民班師回朝的時候,跟李世民一起返回長安。
杜伏威眼看著要被收拾了。
李藝就顯得很扎眼了。
李藝感受到了危機,自然要謀劃一二。
李藝在思慮良久以後,決定依附於李建成,尋求李建成庇護。
因為李藝很清楚,大唐以後的皇帝就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間。
李世民麾下兵強馬壯,他去幫李世民,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李世民不會太看重他。
李建成就不同,李建成雖然在文治、德行上都不錯,武功上也有一定的建樹,但是比起李世民,相差甚遠,而且麾下也沒有什麼強悍的猛士和兵馬。
他要是幫李建成的話,會成為李建成的一大助力,李建成一定會重視他,李淵要對付他的時候,李建成也會保他。
李建成有了他幫助,也能補齊短板,跟李世民分庭抗爭。
但是李藝也沒有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因為李元吉在這個時候,恰逢其會的主動送上了門。
李藝順勢送出了一些人情,並且叮囑了薛氏兄弟,見到了李元吉以後,一定要告訴李元吉,他對大唐忠心耿耿,絕無半點二心,他對李元吉也是敬仰有加,李元吉要什麼,只要他有的,他都能滿足李元吉。
只求李元吉能在他危難的時候,幫他一把。
具體什麼危難的時候,怎麼幫他。
他沒說。
但是他的人情送到位了,他要是有什麼危險,求上了門,李元吉得還他這個人情。
“今日飲宴的時候,看看齊王殿下的態度,再說吧。”
薛萬述沉吟著說。
李藝的心思,他猜到了一二,他知道李藝在杜伏威被徵召入朝的時候,產生了危機感,急需跟李淵的兒子們交好,希望藉此得到庇護。
他只是沒猜到李藝在兩頭下注而已。
因為李藝雖然已經決定了依附於李建成門下,但還沒做出什麼實質性的行動,也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過。
“我們在李公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