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一邊翻閱一邊聽王承恩稟道:
“第一件是魏公公從南京傳來訊息,他按照陛下的吩咐已經開始著手拉攏士林中人,但少有願意跟他接觸著,不過他按照陛下開辦的《大明日報》倒是卓有成效,其中有名江南狂生者痛批東林黨誤國誤民之後,便有無錫雅人與之筆戰,如今已有數十人參與討論,訂報者短短半月已有千戶。“
”甚好,告訴李進忠,多揭露東林黨之短處,不要怕花錢,為了讓老百姓看清東林黨,花再多錢都值得,除此之外,考慮到很多底層百姓大多是文盲,可花錢僱傭落魄文人或說書先生與每村每鄉講報說報,同時也鼓勵民間藝人改變戲曲和話本諷刺東林黨。“
朱由校點了點頭,一邊說著,王承恩就立即用小毛筆記錄。
然後,朱由校一說完,他就又稟報道:“另外,啟奏陛下,據我東廠眼線報告,東林大佬錢歉益於七月三日在蘇州虎丘會見了晉商範永鬥,並得到了兩人的談話內容,原來,這範永鬥見北方今年數省大旱,京城糧價已有上漲跡象,那範永鬥便想透過錢歉益的關係聯絡上湖廣佈政使的官員,然後大量收購湖廣糧食,以漕糧名義運抵京城發賣。“
朱由校聽後不由得訝然道:“這晉商不愧是晉商,反應比朝廷還快,讓你的人繼續盯緊他們,還有那批糧食!”
“是!”王承恩回應了一聲,正要退下去,朱由校忙又叫住了他:“王承恩,你可知道這八大晉商?”
“回陛下,微臣倒也知道些,聽人說著八大晉商專做關口內外的生意,且富可敵國,而且從正德年間以來,這八大晉商的勢力越發的壯大,他們的子弟一半讀書一半科舉,如此以來,官商結合,生意好做,官也好做,如今朝堂上的許多大臣都有八大晉商的人,內書堂出身的太監也有,比如之前的司禮監掌印王安和前任首輔韓爌。“
王承恩說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他自然知道八大晉商是一個什麼集體,說白了,就是一群吸著大明的血然後為後金輸血的賣國賊。
但偏偏這個集體的勢力在朝廷內外又是如此的根深蒂固,盤根錯節,朱由校即便想挖掉這個毒瘤,也只能從長計議。
“以後多派人監督八大晉商的各路人,另外,三日之類,東廠務必給朕一份詳細的八大晉商資料,仔細查查他們都有哪些人在朝為官,家中有多少產業等等都要查明!”
朱由校命道。
王承恩回應了一聲“是”,就退了下去。
張皇后這時候走了出來,挽住朱由校的胳膊:“陛下,吃飯吧。”
朱由校沒有說話,而是立即吩咐了一聲“筆墨伺候!”頓時,就有小黃門將文房四寶拿了出來。
朱由校什麼也沒說,只是在一張宣紙上寫下三個詞彙並用圓圈將它們圈了起來。
這三個詞彙分別是:東林黨、晉商、後金。
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
今日又是上早朝的日子,朱由校沒有像萬曆那樣對這些文官完全失去理會的興趣。
既然到了上朝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上朝,有時候看著那幫大臣吵吵鬧鬧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這種大有近代國家參議院氛圍的朝堂廷議,每次都會讓朱由校對大明朝有一種不一樣的感受。
承平兩百多年的大明王朝或許還是一個以小農經濟為主體的家族王朝,但在很多方面,他已經具備了超越這個時代的政治現象。
朱由校不禁暗想,如果在自己的努力下,十七年後,大明王朝真的沒有滅亡,那中國的歷史會不會真的走向另一個方向,一個雖有衰落但沒有磨難與恥辱的中華民族進化歷程。
三聲鞭響,繡著飛禽走獸的文武百官陸續走近大殿,面對著朱由校,都開始高呼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