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正理論卷七十二、俱舍論卷二十五'
版本3摺疊
指法界、心界、眾生界。此係基於華嚴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說而立。'大日經疏卷三'
版本4摺疊
指人生三境界,
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說!出三界與駕鶴西遊是一個意思。
三界十一解摺疊
【三界】
p0159
顯揚一卷十六頁雲:欲等三界者:一、欲界。謂未離欲地雜眾煩惱諸蘊差別。二、色界。謂已離欲地雜眾煩惱諸蘊差別。三、無色界。謂離**地雜眾煩惱諸蘊差別。
二解瑜伽二十七卷十三頁雲:云何諸界?所謂三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見道所斷一切行斷,名為斷界。修道所斷一切行斷,名離欲界。一切依滅,名為滅界。
三解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頁雲:又即由此內外二事,出離增上,聽聞正法,或不正法,如理思惟,或不如理思惟,依處三種言事差別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
四解瑜伽九十六卷十四頁雲:又由遠離此因緣義,及由修習此對治義;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善界。不善界,無記界。
五解瑜伽九十六卷十四頁雲:又由善修清淨差別,缺縛義故,無縛義故,具縛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
六解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頁雲:又由所染所淨清淨,即此不淨清淨增上,如前所說外不出離出離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
七解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頁雲:如前所說內不出離出離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色界。無色界,滅界。
八解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頁雲:又由所知諸苦煩惱多中少義。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劣界、中界、妙界。若有上苦,及上煩惱;是名劣界。若有中苦。及中煩惱;是名中界。若有少苦,及少煩惱;是名妙界。如是遍知劣中妙界。
九解俱舍論二十五卷十八頁雲:經說三界,謂斷離滅。以何為體?差別云何?頌曰:無為說三界。離界唯離貪。斷界斷餘結。滅界滅彼事。論曰:斷等三界,即分前說無為解脫以為自體。言離界者,謂但離貪。言斷界者,謂斷餘結,言滅界者,謂滅所餘貪等隨眠所隨增事。故經說三界即無為解脫。
十解謂斷界、離界、滅界,是名三界。大毗婆沙論二十九卷五頁雲:云何斷界?答:除愛結,餘結斷,名斷界。云何離界?答:愛結斷,名離界。云何滅界?答:諸餘順結法斷,名滅界(未完待續)
378 三界 2
此中先約阿毗達磨,依世俗理,說三界別。近對治道,有差別故。餘結斷者:餘八結斷。順結法者:謂除九結,餘有漏法。是名一種三界差別。復有說者:若八結,及此相應,並生等斷;名斷界。若愛結,及此相應,並生等斷;名離界。若諸餘順結法,及此相應,並生等斷;名滅界。即有漏善,及諸有為,無覆無記,名順結法。復有說者,若無明結斷,名斷界。若愛結斷,名離界。若諸餘結斷,名滅界。復有說者,或有諸法,能縛非能染,彼斷、名斷界。或有諸法,能縛亦能染,彼斷、名離界。或有諸法,非能縛非能染,而是所縛,是所染,彼斷、名滅界。復有說者,或有諸法,是能系;非能染。彼斷、名斷界。或有諸法,是能系;是能染。彼斷、名離界。或有諸法,非能系,非能染;而是所繫,所染。彼斷、名滅界。有餘師說:唯諸隨眠,有自性斷。問: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一切行斷,故名斷界。一切行離,故名離界。一切行滅,故名滅界。品類足說,復云何通?如說:云何所斷法?答:一切有漏法。云何遍知法?答:一切有漏法。彼作是答:若諸隨眠,緣八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