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褥,臉盆,牙刷牙膏,毛巾和水壺,和一些細小的日常用品。
8月18日也就是我們開學的那天,本來高中每年都是8月25日開學,由於我們是高一新生,要進行為期一週的軍訓,所以才不得不提前一週開學。
當然正式開學上課還是要等到8月25日那天,高二和高三的學姐,學哥們也都就開學了,所以在這天早上,母親早早的起來為我們做好了飯,吃過飯後,才八點半,我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東西,然後在母親的幫助下,我將一切行李帶到了,我們前面的一個村社,爬子溝,然後就將自己的東西先放在那兒,因為前往我們縣城的公交車就會到這兒來接入,所以我們村子裡的人如果想要出遠門,坐車的話,只能來到這兒等,來到那兒後,我就先讓母親回家了,因為我覺得報名這點事情我自己一個人應該還是可以處理的,倘若有什麼問題的話,不是還有三姐嗎?她當時就住在靈臺縣縣城,距我們的學校非常的近,乘坐計程車的話,用不了十分鐘。
靈臺一中是我們靈臺縣第一普通**性高中,建校以來,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它誕生於抗日戰爭時期,是由民營企業家張國棟一手建立的,同時他是靈臺一中的第一任校長,而後的幾年之中,也曾多次復職,擔任我們學校的校長。
我們靈臺一中位於巍巍荊山之上,悠悠達水之畔,在2008的時候又遷到了三教村,新學校花費了四年的時間和鉅額資金建成的,學校非常的大,佔地大約兩千多平方米,有一棟綜合教學樓,同樣也是靈臺一中的標誌性建築,中間為什麼樓,右邊為勤學樓左邊為敏學樓,在勤學樓的右側是一棟三層大小的藝術樓,平時上永遠藝術課時才會帶上凳子到藝術樓的教室裡上課,平時我們都很少進去,我們的音樂老師是何文徵,另外學校一共建有兩棟六層高的學生宿舍樓,被命名為逸夫樓分別作為男女宿舍,除此之外,還有兩棟比較舊的教學樓,現為高三教學樓,當然還有佔地面積較廣的學校餐廳,一次性可容納兩千多人用餐,在綜合樓的正前方是廣闊的橡膠操場,操場有邊還建有舉行晚會的大舞臺,我們每天都要在這麼大的操場進行早晨操,和上體育課。
當我乘公交車來到縣城的時候,已經中午十一點多了,我並沒有直接前往我們的學校,而是在車站下車後就直接拿著行李去了在車站附近的三姐家,在我們開學前的一個多月,我們就已經收到了錄取通知書,還有關於靈臺一中的一些大概情況,和收費標準,由於開學收費,人家是刷卡,而不是三姐見我來了之後,就連忙放下手中的活,上前從我手中接過行李,幫助我拿到她們的房子裡,收取現金,而當時我也並沒有任何銀行卡。
所以在三姐那兒時,三姐夫正好有事不在,而姐呢,正在用洗衣機洗衣服,她見我來了,就上前來幫接過我手中的行李,拿到了她們的房子,然後三姐她就給我倒,了一杯水,先讓我坐下歇會兒。
她又問我飯吃過了沒有?我就說,早上下來的時候已經就吃過了,等到三姐將手中的所有衣服洗完後,她就陪我到外面的中國農業銀行辦一張卡,一切都很順利,大約十分鐘就辦理好了,而且辦好之後,就往卡中存了一千五,作為我報名時的學費。
而後三姐又考慮到我們今後為了能夠方便的聯絡,就想幫我買部手機,說做就做,於是我與三姐就轉了幾家手機專賣店,看了一下,最後三姐她幫我買了一部粉紅色的滑板手機,當時最流行的手機也就是滑板手機,還沒有安卓智慧手機而後她又幫我辦了一張自己的一部手機還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從未拿過手機,看著一些同學拿著手機玩時,真的挺羨慕的,有時候同學們在一起聊天的時候討論手機上的一些問題,而我根本什麼也聽不懂,當時一下子感覺自己好像落伍了,許多本應該知道的東西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