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問道。
“有什麼具體依據…”
“有…”李少卿肯定的點了點頭回答。
將一份私下統計出來的資料擺在李國勝面前後。開口分析道:“根據前線戰報和我們的統計。為期一個星期的戰鬥中,我們已經損失兵力一萬一千餘人,損失戰鬥機127架,損失大口徑重炮428門。損失坦克548輛…”
“雖然損失的重炮和坦克都是繳獲蘇聯紅軍的戰利品。但是,按照這個損失速度,最遲五天。我們的各種繳獲就會消耗殆盡。到時候,面對蘇聯紅軍的強勢進攻。我們就不得不動用我們自己帶到外蒙古的火炮。”
李國勝一臉不解的反問道:“這些情況我都清楚…可是,這和參謀部結論有聯絡嗎?”
“有非常大的聯絡…”李少卿大聲肯定道。
“我們在總部情報局每天的例行通報中發現。為支援遠東紅軍,蘇聯政府已經將全國超過六成的軍工產能全部輸送到遠東戰場。特別是蘇聯紅軍擁有一定優勢的戰鬥機和重炮,遠東紅軍已經可以分到全國的八成軍工產能。”
“按照蘇聯軍工企業的目前產能,每天輸送到遠東的新式戰鬥機至少有二十架,重炮至少有五十門。而我國防軍,以軍工集團目前的有限產能,一個星期輸送到外蒙古的飛機和重炮都沒有蘇聯遠東紅軍一天多。”
“眼前這場戰役如果這樣焦灼的繼續打下去,最遲一個月,我們手裡的各種重型裝備就會因為消耗速度遠遠高於補充速度而消耗殆盡。而作為對手的蘇聯紅軍,因為其強大的軍工產能,反而會越打重型武器越多。”
“到時候,敵我之間的實力對比就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即使我軍擁有蘇聯紅軍沒有的武裝直升飛機和重型坦克,也不可能在沒有制空權以及炮火優勢的情況下,擋住蘇聯紅軍可能對我們發動的雷霆進攻…”
“綜上所訴,我們參謀部一致認為,蘇聯紅軍在這裡同我們進行交戰的初衷並不是馬上佔領外蒙古,而是為了一步步削弱我軍實力。透過一場曠日持久,完全依靠比拼軍隊綜合實力的戰鬥,在外蒙古戰場上擊敗我們。達到一箭雙鵰,既消滅我們,又收復遠東和外蒙古的最終戰略目標…”
“好狡猾的蘇聯人…。”心中已經確定參謀部判斷的李國勝忍不住發出一聲感慨。
隨後,對著李少卿沉聲問道:“既然參謀部已經想到問題關鍵,那解決辦法你們也應該想過…。說說吧,參謀部有沒有具體解決辦法…”
李少卿語氣沉重的回答:“總座,放眼歷史,只要是曠日持久的戰爭。打得最終都是兩支軍隊的綜合實力。就我們和蘇聯紅軍來說,在綜合實力對比上。我們絕對處於弱勢。所以,我們絕對不能同蘇聯遠東軍打曠日持久的僵持戰……”
“你的意思是速戰速決……”李國勝的眉頭再次皺了起來。一臉若有所思的反問道。
短暫沉思後,對著李少卿分析道:“這場戰役開始之前,不管蘇聯人有沒有抱著同我們比拼綜合實力的想法,我都想速戰速決,儘快結束戰鬥。畢竟,在我們東面,還有日本人這頭餓狼虎視眈眈的注視著我們。”
“可是,在沒有制空權,火炮數量比不上蘇聯紅軍。兵力也比不上蘇聯紅軍…一系列劣勢情況下,想要速戰速決結束戰鬥,而且還有取得勝利,談何容易…。”
就在這時,一聲微乎其微的抱怨忽然從李少卿嘴裡發出。
“總裝備處也是的,連武裝直升機這麼先進的飛機都能研究出來,怎麼連一架可以戰勝蘇聯戰鬥機的新式戰機都沒有研究出來。空軍裝備的‘野貓’戰鬥機已經列裝一年半之久,難道在這一年半時間中,總裝備處的專家都在喝西北風。怎麼會一點成績都沒有取得……”
“比野貓戰鬥機更加先進的螺旋槳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