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針對誰,而是一種制度,另外還有將領輪換制度,一名主將在某地統兵不能超過五年,將走兵不動,這三項制度配合起來,就可以逐漸扭轉文官領兵的弊端。”
岳飛默默點頭,半晌,他又低聲道:“延慶,現在地方上對你當監國攝政王議論很大啊!”
李延慶微微笑道:“這個我知道,但你們可能想不到,朝廷文官卻非常支援我。”
“這是為什麼?”王貴不解地問道。
“因為相權增大了,現在朝廷的一般政務我基本上已經不過問,蓋上中書門下大印就可頒行,我只管重大軍國事項,只管任命或者更換相國,如果相國做得不好,或者名聲太差,我就會再換一個新相國,所以現在相國們都做得很舒心,範致虛說他年輕了十歲。”
“可是如果天子長大後呢?”岳飛又問道。
李延慶端起酒杯笑道:“那是十八年後的事情了,我們把眼前之事做好,以後事情順其自然。”
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
次日一早,李延慶在知政堂議事廳內舉行了第一次軍國議事。
所謂軍國議事就是由軍方大將和相國一起參加的一種聯席會議,商議重大軍國事項。
這次李延慶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名義召集劉、王貴、吳階、曹晟、岳飛、韓世忠、張浚、劉光世等統兵大將齊聚臨安,其中曹晟是江寧知府兼沿江防禦使,不是都統制,但因他有統兵權,所以也被召來參加議事。
當然,還有一些都統制未到,像潼關都統曹性、靈夏都統劉子羽、河西都統吳磷,川南都統湯懷等等,他們因為路途遙遠,也無法離開軍隊,所以暫時來不了。
參加軍國議事的還有五位相國,範致虛、高深、曹儼、鄭望之、李綱。
這次軍國議事是由樞密使高深主持,他見眾人都已就坐,便起身笑道:“今天軍政大員濟濟一堂,恐怕大家都猜到會有大事,今天確實有兩件大事商議,第一件大事是軍隊制度改革。。。。。。。”
李延慶觀察著眾將的臉色,當高深提到‘軍隊制度改革’時,眾人基本上都面不改色,神色平靜,唯獨劉光世的臉色為之一變。
李延慶心中暗暗冷笑,只有這個劉光世最心虛啊!
高深又繼續道:“攝政王殿下也提出,軍隊改革需徐徐進行,不宜過於激進,所以經知政堂一致投票同意,首先恢復隋唐五代以來的監軍制度,監軍由監察御史出任,不干涉軍務,只監察軍紀和大將是否合規,但現在還沒有正式實施,各位大將可有什麼想法和意見,可以先提出來。”
眾將一片沉默,這時,岳飛道:“建立監軍既然是制度,就希望將它完善,大家都按制度做事,應該就沒什麼問題了。”
眾人都連連點頭,岳飛建議說到他們心坎上了,既然是制度,他們也不反對,只是希望制度能公平公正,監軍不要刻意刁難自己。
這時,李延慶介面道:“嶽都統說得很對,既然是制度,就會嚴格按照制度執行,實行監軍制度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大家,免得大家遭遇無妄之災。”
說到這,李延慶見眾人都不再反對,便對高深道:“請樞密院再把監軍制度完善一下,先把稿子給大家看一看,大家沒有意見,然後就正式推行。”
高深連忙答應,“今天下午就可以完善,明天一早抄送給大家。”
這時,十幾名從事搬來幾張大桌子,桌子上都是地圖模型,眾人精神一振,這才是他們今天期待看到的東西,眾人紛紛站起身,圍攏上來。
幾張大桌子拼成了大宋江山模型圖,都是用泥捏成的,然後燒成了陶瓷,各種城池、橋樑、官道、山巒、河水,還有各種人物,都做得惟妙惟肖。
“這是我命人耗費了三年時間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