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一聲說:“你沒發現嗎?河面上有兩座浮橋,我們過河便拆橋,看蕭餘慶怎麼過河?”
“那我們要攻打霸州城嗎?”
郭藥師搖了搖頭,“攻霸州城不現實,我們全軍覆滅了也未必能攻下,過了河我們直接去保州,向童貫投降!”
說到這,郭藥師回頭看了一眼遠處的一千契丹騎兵,又小聲道:“不過我們裝模作樣攻一攻城,你率四千人佯作攻城,我在北岸給你擂鼓助威!”
“卑職遵令!”
趙鶴壽快去跑去點兵了,一刻鐘後,白溝北岸忽然鼓聲大作,郭藥師親自擊鼓助威。
‘咚!咚!咚!’
在激烈的戰鼓聲中,大將趙鶴壽率領四千軍隊扛著十幾架攻城梯衝了浮橋,吶喊著向一里外的霸州城衝去。
城頭上,包括原來廂軍在內的一萬宋軍已枕戈以待,神臂弩張開,數十架床弩也裝上三尺長的大弩箭,殺氣騰騰地等待著遼軍前來攻城。
李延慶站在北城頭,目光冷峻地望著遠處奔來攻城的遼軍士兵,他已經發現了一些蹊蹺之處,這時,偏將趙扇上前低聲道:“統制,他們才攜帶十幾架攻城梯,這可不像攻城的樣子。”
李延慶點點頭,他們都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十幾架攻城梯第一波攻城就會消耗殆盡,一般至少要準備上百架攻城梯,另外,霸州城可是有護城河,他們又打算怎麼渡過護城河?一般是用木板架河,可對方的木板又在哪裡?
李延慶又向北岸望去,只見北岸只剩下數十人在敲打戰鼓,另外一千人也沿著浮橋向南岸奔來,遠處還有一千騎兵正列隊漠然地望著遼軍攻城戰。
李延慶心中驀地一動,他似乎想到了什麼?回頭喊道:“張指揮使!”
霸州指揮使張傑快步走上前,“卑職在!”
李延慶指著遠處的騎兵問道:“那支騎兵是漢兒軍還是契丹軍?”
“回稟統制,步兵中有漢人也有契丹人,但騎兵只有契丹人。”
李延慶頓時明白了,郭藥師不敢投宋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的軍隊中還有一千契丹騎兵監視著他們,郭藥師極可能會利用這次攻城的機會來擺脫契丹騎兵的監視。
“統制,浮橋起火了!”一名士兵指著浮橋大喊道。
李延慶已經看見了,只見兩座浮橋的北段烈焰熊熊,濃煙滾滾,這時,在遠處觀戰的蕭餘慶也醒悟過來,不由勃然大怒,大喊一聲,“殺過去!”
一千契丹騎兵驟然啟動,向浮橋殺去,但已經晚了,郭藥師不僅放火,還下令拆掉了數丈長的一段浮橋,使契丹騎兵不得不止步於北岸,蕭餘慶破口大罵。
郭藥師奔至河邊高聲大喊:“蕭監軍,請你轉告太后,並非我高藥師不仁,而是她不義,我為了保命,只好出此下策了。”
蕭餘慶大怒,“給我射箭!”
千餘騎兵紛紛向河對岸射箭,郭藥師的親兵衝上來,高舉盾牌保護主帥後退,郭藥師脫離箭矢範圍,便立刻令道:“傳令全軍集結!”
就在這時,李延慶也下達了命令,“全軍出城,迎戰遼軍!”
‘嗚’集結的鹿角號聲吹響,守城的宋軍迅速下城集結,城門開啟,九千宋軍列隊向城外奔去。
五千遼國常勝軍正在一里外集結,宋軍也同時在霸州城下襬開了陣勢,長矛如林,旌旗招展,河北募兵也換上了兵器庫中的鐵甲和軍械,裝備完全和禁軍一致,更顯得殺氣森森。
這時,一名郭藥師的部將飛奔而來,“我奉大帥之令來見你們主將!”
有士兵將他領到李延慶面前,部將躬身對李延慶道:“啟稟李統制,我家大帥已決定投宋,並無戰意,請李統制不要阻攔。”
李延慶淡淡道:“既然決定投宋,不想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