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孫種子浪費在這等風塵楚館之地。”
“我種子多,倒也不是不能浪費,但要我跟倭國人同場競技,這就觸犯我的底線了……你會跟一條狗比誰跑得快嗎?”
…………
倭國和新羅兩國使臣鬧出了大新聞,這次長安城的新聞熱搜榜被兩位外國友人佔據了。
第二天一早,倭國與新羅使臣在青樓互毆的訊息便傳遍了整座長安城。
吃瓜群眾們振奮了,這瓜吃的,不僅保熟,而且甜到憂傷。
至於兩國使臣為何在青樓互毆,坊間有許多說法。
有人說是兩國使臣為某個青樓女子爭風吃醋,最後打起來了。
也有人說是兩國世仇,新羅使臣對倭國使臣無禮,倭國使臣忍無可忍,奮起而抽之,抽完再脫之。
許多說法裡,無疑都摻了幾分桃色意味的劇情,任何傳言裡都必須帶幾分旖旎桃色,傳言才有廣為傳播的基礎。
太極宮內。
李治一臉無奈地看著李欽載,苦笑道:“景初你真是……一言不合就搞個大事出來,朕簡直服了你了。”
李欽載急忙解釋道:“陛下,昨晚的事可不是臣搞出來的,是倭國使臣搞的。”
李治似笑非笑道:“與你無關?”
“當然有關,臣是幕後黑手。”
李治大笑:“你倒是坦率,朕讓宋森傳話,說朕很生氣,你便是如此為朕解氣的?”
李欽載盯著他的臉,道:“陛下,臣只問你,解氣了嗎?”
李治一愣,接著笑道:“哈哈,確實解氣了!”
李欽載也笑了:“出面的是倭國人,打人也好,扒衣裳也好,都是倭國使臣乾的,從頭到尾臣都沒露過面,這把火燒得再旺,也燒不到咱們大唐的頭上。”
“相反,兩國使臣爭風吃醋,竟在大唐國都做出如此傷風敗俗之事,陛下正應嚴旨訓斥兩國國主,令他們再遣使臣,另備厚禮,一路從沿海磕頭磕到長安,向陛下謝罪。”
李治兩眼一亮:“有道理!”
旁邊的武后白了他一眼,嗔道:“有什麼道理,陛下也跟著景初胡鬧,豈是一國英君所為?”
說著武后又望向李欽載,嘆道:“景初,陛下的意思,是不想把事情鬧得太大的同時,又能對新羅使臣施以嚴懲,你昨晚布的局未免……太齷齪了。”
李欽載無辜地道:“皇后,此事臣只佈局了一半,讓倭國使臣出面揍金文穎,確實是臣設的局……”
“但藤原猶野後來一時興起,將金文穎扒光了丟出去,臣拿藤原猶野二十年陽壽發誓,此絕非臣所授意,是他靈光一閃福至心靈遂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