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一個挑食的美食家,只會去吞噬每個種族生命潛藏在血脈中最優秀的那段天賦烙印,卻對靈氣異常排斥,即使利用修煉的方式將靈氣納入體內,卻會在短暫流轉後又滲出體外。
但這在封棋看來都不重要了。
曾經的他懊惱無法修煉,錯過了許多優秀的修煉功法。
但現在手握千餘個天賦能力,修煉體系的重要性看來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特殊的體質,也是主時間線能夠飛速成長的原因。
有時候旁白會開玩笑說,未來的他或許就是大勢降臨的源頭,也是毀滅一個紀元生命的源頭。
看似玩笑,其實旁白說出這番話顯然有它的分析。
首先是抹殺,未來被殺死的生命將會永遠消失在現實線為的往後歲月裡。
這個能力與時間因果有關聯,恐怖程度絲毫不弱於自成規則體系的奇蹟物品。
其次是掠奪天賦的能力。
這個能力能夠讓他剝奪被殺死生命血脈中最優秀的種族能力。
這同樣極為恐怖,尤其是當他擁有數萬、數十萬、乃至數百萬天賦能力的時候,那時候主時間線上的他將成為近乎無懈可擊的超級生命體。
如果不是主時間線只有一次機會,他必然會走上殺伐成長的救世路線。
這兩個能力在旁白的構想中,簡直就是滅世大魔王模板。
封棋曾與旁白、猩紅研究院高層,乃至慕暚討論過大勢降臨究竟是什麼。
雖不曾看見大勢降臨的終末時刻。
但他們對大勢降臨也曾有過許多猜測。
其中猜測之一,是世界養殖場論。
慕暚提供的情報能夠證明,現在所處的紀元之前,還曾有過多個被毀滅的紀元。
其中柱神紀元就是已經消失的上古紀元之一。
就像是農耕時期的人類春耕秋收,春天播下的種子到了成熟的季節自然得收割,新紀元之初的生命就相當於是剛播下的種子,紀元末期的大勢降臨就是無情的鐮刀,將成熟的生命盡數收割。
當時他曾對慕暚的觀點提出疑惑。
表示既然是收割,紀元末期的種族戰爭豈不是在大量消耗本該被收割的生命,這期間有大量種族勢力與生命倒在了大勢降臨之前,與收割的利益不符。
慕暚給出的觀點回答了這個問題。
她表示不一定所有生命都會是大勢降臨的收割目標,或者說是,那些弱小的生命根本不配成為被收割的目標。
大勢降臨緩慢進行,目的就是為了創造一個殺伐戰場,以此催化種子的成長。
透過殺戮與資源的集中化,培養出價值無窮的超級生命體。
就像是養蠱,利用蠱蟲之間的殺戮與吞噬,培養出蠱王。
而人類世界就是蠱蟲培養的器皿。
將本來分開隔離養殖的不同蠱蟲一股腦驅趕至一個沒有隔離屏障的大世界裡展開殘酷競爭。
期間發生的一切,都在“大勢降臨”的掌控之中。
不可否認的是,如此殘酷的競爭環境下,有實力的種族得到了飛速發展,可以想象到未來的某一天,當世界僅剩下極少數的巔峰族群時,或許它們中就會誕生實力足以匹敵上個紀元的超級生命“柱神”的恐怖存在。
這或許就是大勢降臨想要收割的物件。
此猜測的邏輯是超維生命將整個人類世界與領域世界視為養殖場,最後的大勢降臨是對所有生命的一次毀滅收割,然後再開啟新的養殖紀元。
根據旁白的玩笑話,封棋將這個猜測放到自己身上看。
他驚訝發現自己與這個猜測的兩種觀點完美匹配。
首先是對生命的收割觀點,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