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關聯。
“老爺,轎子已經給您備好了。”門外管事的聲音傳來。
陳希夷而後推開門,自顧自的坐上了轎子。
轎子就這麼朝著府門外而去,管事的則是跟在轎外候著,四個魁梧的家丁護在轎子旁,這算是出門必備的套裝了。
家丁當保鏢,而有什麼是陳希夷只需要吩咐一下管事就可以了,不必要說自己親自來。
離了這慶國公府,這管事才問道:“老爺,您這是要去哪兒?”
陳希夷隨即說道:“文鳶街。”
“是,老爺。”管事當即給轎伕打了個眼色,讓他們轉道文鳶街。
只是他心裡有些古怪,平日裡自家這位老爺可不去這文鳶街的,這一般都是文人墨客待的地兒,大部分商鋪賣的不是紙墨筆硯,就是一些附庸風雅的東西。
不過他也沒敢問就是了。
走了將近兩刻鐘,這總算是到了文鳶街。
和一般熙熙攘攘的街市不同,這裡顯得有些寧靜,就感覺像是某種聖地般。
對此,陳希夷不由得嗤之以鼻,表面功夫做的再好,私底下該怎麼髒不還是怎麼髒。
陳希夷心裡這麼想,臉上自然是沒有表現出來,畢竟這街市如何,和他沒有多少關係,他是來做氣運任務的,只要完成了,他的氣運由青色成為硃色,剩餘的事情愛咋地咋地,關他屁事。
隨著陳希夷的指引,眾人很快就來到了一處書屋,這年頭,能開書屋的大多都是有錢有勢。
這個時代書可不便宜,一來紙的技術不足導致非常昂貴,所以一書千金可不是什麼瞎話。
谷鞖
二來就是這知識可都是被壟斷的,不是什麼人都能夠拿書出來賣,沒有一定的家世可賣不了書。
甚至連買書的人都會有差異的存在。
比如身無功名的白丁過來,對方肯定不會賣,除非你真有錢,但這花費可就不菲了。
而童生打量了一番後,這才會賣,只有秀才及以上才能夠隨意購買。
所以能夠參加科舉的大部分都是有詩書傳家或者是花錢去私塾的人才有機會,一般人只能苦哈哈的種地而已。
“百覺書屋,這名字還真是有趣。”陳希夷下了轎子,看著這匾額。
書屋裡只有一個穿著長衫的老闆,從氣運裡判斷,估摸是有著秀才功名的讀書人,至於為什麼會在這裡開書屋,那陳希夷也不清楚,只知道里面有他要的東西。
徑直走進了裡頭,老闆也不來迎接,反而是端起了個讀書人的架子表現出富貴不能移的模樣。
對此,陳希夷也沒有理會對方,你愛移不移。
只是隨意的翻找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他需要的那本書。
《子正拾錄》
陳希夷看了一眼,是自己要找的,不過現在還沒有觸發而已,這玩意誰都能看的,但真要論歸屬,目前還是屬於那老闆的,而且氣運還沒有觸發呢。
這本書不像是夜明珠,入手後就能夠增加氣運,而是需要一定時間纏繞上因果後,這才會增加的。
就這因果,這書屋老闆估計是扛不住,也就陳希夷這慶國公的身份才能夠扛住。
“這本書多少錢?”陳希夷把書放在了櫃檯上之後,開口問道。
“竹心居士的拾錄,三兩銀子。”對方瞧了一眼,很快就報價出來。
陳希夷沒說話,旁邊的管事趕忙的取出了三兩銀子放在了櫃檯上。
三兩銀子,在管事眼裡,簡直就是陳希夷出行以來花的最少的一次了。
付了錢之後,陳希夷拿著這本《子正拾錄》就這麼離開了,身上氣運並沒有變化,因為時機還不到。
回到了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