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南行船至巴達維亞,單程耗時大概30一45天,具體情況視運氣而定。
運氣好,順風順水,一個月就到。
運氣不好,可能一輩子都到不了。
荷蘭的臺灣求援船,運氣還算不錯,不到四十天就抵達巴達維亞。
“數千人攻打熱蘭遮?”範德林驚得差點跳起來。
報信者說道:“總督閣下,真有數千人。”
臺灣是荷蘭在遠東的貿易轉運中心,特別是裁撤越南貿易站之後,更是成為日荷貿易的唯一中轉站。
如果丟掉臺灣,範德林這個總督,百分之百會被撤職。
範德林連忙問道:“為什麼中國皇帝會突然出兵?”
報信者說:“那裡的唐人不服管理,一直有暴動傾向,這些年零星暴動好幾次。可能中國皇帝,早就有進攻熱蘭遮的意圖,因此派了軍隊到熱蘭遮的北方駐紮。就在一個多月前,一萬多唐人暴動,被我們英勇的荷蘭陸軍擊敗。。但暴動的第三天,中國軍隊就出現了。”
範德林又問了一些細節,便打發掉報信者,下令召開公司大會。
沒啥好討論的,不打也得打。
否則的話,不僅範德林這個總督滾蛋,那些議員們也多半被問責。
他們討論的重點在於,究竟派多少援兵過去。
巴達維亞的荷蘭艦隊,不可能全部派出,陸軍也得留下一些守城。因為荷蘭在爪哇島有敵人,英國人和萬丹人都虎視眈眈。一旦巴達維亞空虛,說不定就會聯手向荷蘭宣戰,巴達維亞就地丟失都有可能。
反覆爭吵之後,荷蘭援軍規模如下:18艘戰艦,1600名陸軍士兵。
這已經是荷蘭能夠出動的極限,若還想派出更多,那巴達維亞可以宣佈不要了。
荷蘭援兵—一海軍統帥為範德蘭,一聽名字就知道是貴族,都是荷蘭正黃旗老范家的。
主力艦叫“固執約翰號”,跟“赫克託號”一樣,是排水量650噸的武裝商船。這兩艘主力艦,都是近幾年打造的,之前連一艘超過500噸的都沒有(其實有一艘巴達維亞號,那是真正的主力艦,但第一次出海就觸礁沉沒了,船員上岸之後還自相殘殺搶食物)。
陸軍明顯不受待見,陸軍統帥叫阿多普,殖民地底層老兵晉升,跟貴族什麼的不沾邊,
在荷蘭時只是個破產鐵匠。
之前的荷蘭陸軍指揮官彼得,曾與大同軍聯手攻打馬尼拉。此人已經調去印度,他若是還在巴達維亞,肯定堅決反對派兵增援。他知道大同軍的恐怖,居然在臺風天奪城,戰鬥力碾壓荷蘭陸軍。
巴達維亞總督範德林還未出兵,南京的趙瀚就已經收到訊息。
把海軍都督古劍山叫來,趙瀚問道:“百年櫟木打造的戰艦,最早什麼時候能夠下水?”
古劍山回答:“最早明年夏天,最遲明年冬天。”
“等不及了,”趙瀚說道,“廣州、福州艦隊,立即增援臺灣,我估計荷蘭人會派來援軍。臺灣極為重要,荷蘭人捨不得丟掉,就算不計後果也會打一仗。還有,讓閩粵海商,
向英國、西班牙和南洋諸國傳遞訊息。就說中國與荷蘭大戰,巴達維亞兵力空虛,想找事的趕緊趁機動手。”
“臣遵旨!”古劍山拱手道。
就在今年,英國國王被處死,護國公克倫威爾大權獨攬。
克倫威爾已經盯上了荷蘭,他雖然掌控國家,國內卻有大量反對派,必須靠戰爭轉嫁內部矛盾。
而荷蘭,就是英國的首要敵人。
荷蘭先是控制北海(大西洋東北部海域)貿易,導致英國海商的利潤大幅下降。前幾年又利用英國內戰,趁機大肆借貸賺錢,又逼迫還不起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