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雖然對此很無奈,但也不能埋怨李正,畢竟戰場瞬息萬變,李正調動部隊也事出有因。
而且,就算不調動,也只能延緩敵軍遁逃的速度,不可能完全把通道堵死。
姜瓖說道:“察渾在科爾沁搶了太多東西,除非把戰利品扔了,否則他們是逃不快的。他們迂迴南下的時候,也肯定沒有帶著戰利品,否則根本不可能行軍如此快速。當務之急,是找到那些被藏起來的人口、牲畜和糧食!”
“茫茫草原,哪裡好找?這些日子都在找,全是敵騎故意製造的假痕跡。”王廷臣說。
李定國說:“雁過留痕,那麼多人,不可能憑空消失。我猜在西南邊某處山區,只有藏在那邊,才能配合察琿多爾濟帶兵西遁。”
張鐵牛說:“李正也是這麼想的,已經派龍騎兵去找了。”
李定國道:“捨棄輜重,一人雙馬,全速往南吧。糧食只帶兩三天就行,半路找李都司和萬將軍給糧。”
多餘的糧食都不帶,虎蹲炮什麼的,肯定也不會帶走。
包括半路投靠的蒙古騎,全部一人雙馬,部落勇士戰馬不夠,那就分出一半留下。大約四萬騎兵,如旋風般朝南邊追去。
中途跟李正派出的龍騎兵撞上,說是發現了敵軍藏起來的人畜。
眾人大喜,連忙順著痕跡前進,突然發現草地痕跡分叉了。往西北邊的更新鮮,應該就是這一兩天留下的,看樣子想順著黑木倫河谷西遁。
張鐵牛率軍追去,只追出幾十裡,便看到兩三萬蒙古人。
全是科爾沁的部眾,大部分為女人和孩童,而且牲畜和糧食極少。
“我們被騙了,這些人是故意扔出來的。”王廷臣說道。
感覺自己被戲耍,張鐵牛怒火中燒,吐出一口唾沫說:“回頭,繼續往南追!”
又過數日,在巴林右旗附近,發現草場有被大規模踩踏的痕跡。
喀爾喀蒙古主力,還真特麼的跑了!
稍作休整,張鐵牛率領騎兵繼續狂追,這次把一萬多龍騎兵也帶上。騎兵師、龍騎兵、蒙古騎兵,加起來足有五萬多騎。
沿途順著腳印追趕,喀爾喀主力離開山區的地方,正是烏珠穆沁蒙古的領地邊緣。
前方,正在打仗!
費如鶴駐紮的山陝軍區,距離科爾沁草原實在太遠。他無法調動太多兵力,只能親率八千龍騎兵,沿途又帶上一萬察哈爾蒙古騎兵,緊趕慢趕的跑來參加戰鬥。
兩天前。
蒙古人發生內訌了,科爾沁部首領喇嘛什希、烏珠穆沁部首領道爾吉,死活不願跟著喀爾喀蒙古北撤。
道爾吉比較頭鐵,竟然親自去質問察琿多爾濟,他說:“我的草場就在這裡,曾曾祖母帶著部眾,已經定居此地放牧一百年。你要我們跟著撤回漠北,那你打算分多少漠北的草場給我?”
察琿多爾濟對左右說:“殺了他,兼併他的部眾!”
烏珠穆沁部的首領,就這樣被亂刀砍死。
這種搞法,察琿多爾濟明顯不打算再來漠南,更是放棄了統一蒙古的奢望。
喇嘛什希早有防備,聽到帥帳那邊有動靜,立即帶著騎兵跑路,成功避免了被兼併的危險。當然,殺出去也不容易,身邊死得只剩兩千多騎兵,這還是喀爾喀大軍急著趕路,懶得再分心去追殺的緣故。
喇嘛什希帶著殘部一路南逃,正好撞見費如鶴的部隊。
“將軍為我科爾沁報仇啊!”
喇嘛什希一把鼻涕一把淚,跪在地上磕頭說:“察渾那廝不講信用,說好了會歸還族人和牲畜,卻突然翻臉要殺人兼併。只要將軍為我報仇,今後科爾沁世代效忠皇帝陛下!”
費如鶴的兵力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