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制敵人,因此也不能掩護步兵前進。
而豹式坦克則由於底盤技術上不過關,仍然不適用而且容易起火。此外由於豹式坦克和裴迪南式坦克殲擊車配備的彈藥數量和油料均不足,也造成了戰鬥可持續性的下降。
情況已經十分清楚,德軍的進攻徹底破產了。
進攻剛開始時,突破蘇軍那種綿密的地雷場掩護的陣地遠比德軍設想的困難得多。
由於蘇軍使用了大量兵力兵器實施的猛烈反衝擊更使德軍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德軍人員傷亡倒不算太大,而技術兵器尤其是坦克的損失是驚人的。
二.
而真正使德軍最終喪失戰略主動權而轉入全線潰退的原因並不是德軍在此次戰役中將領指揮的失利,而是希特勒由於缺乏自信而導致的指揮失誤。
德軍立即投入了戰鬥頓時,火炮、穿甲彈在雙方陣地中爆炸,硝煙籠罩了整個大地。
一線德軍依然擁有較強的作戰實力,並在以後幾天的戰鬥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包圍了蘇軍的幾個步兵陣地,佔領了一些極有戰略價值的高地,而且蘇聯已經無力挽回即將失敗的頹勢了。
這時英美聯軍已在西西里島登陸,義大利的情勢惡化。
當時希特勒認為德軍必須要抽調兵力到義大利和巴爾幹半島,因此“堡壘”作戰可能被迫停止。
但形勢並不是如此嚴重,而且正相反德國最偉大的戰術家曼施泰因則認為德軍已經到了勝利的邊緣,因為他手裡還有整整三十萬的戰略預備隊還沒有使用,蘇軍此時卻已經無軍可調。
接到這個訊息後,希特勒坐立不安,他決定放棄蘇德戰場的會戰,將軍隊撤出以儲存實力,為防禦做準備。
而原因就是,在蘇德戰場上的戰役進行到白熱化的時候,由蒙哥馬利指揮的英國第八集團軍和巴頓將軍指揮的美國第七集團軍在義大利的西西里島大舉登陸。
當時,被稱為克里木之狼的德軍南線指揮官曼施泰因對希特勒的決定大為不滿,他認為如果堅持到底,德軍將有可能包圍蘇第5坦克近衛集團軍主力,並最終佔領戰略要地普羅霍洛夫卡,重新恢復42年的戰線,包圍斯大林格勒。
黎國維他們的特遣隊當時在敵後意外地接觸到德軍機密並截獲到德軍電臺通訊情報,他們向蘇軍最高司令部參謀總部情報部迅速地提供了這些機密情報。
這時,他們已成功破譯了德軍“尼格瑪”機的核心密碼的密匙。
特遣隊及時向蘇軍提供了關於德軍新式坦克和參加庫爾斯克坦克戰役的德軍作戰序列的情報,以及英美聯軍未來將在西西里島登陸的訊息。
而庫爾斯克戰役正是二戰期間最大規模的坦克戰役。
為了保密,盟國政府當時不願意向蘇聯人提供有關德軍的詳細情報,黎國維他們向蘇軍提供的情報使蘇軍在庫爾斯克戰役中戰勝了德軍。
戰役的勝利縮短了戰爭的程序,從而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蘇軍的準備工作非常成功,使德軍在進攻發起的第一天就損失了568輛坦克。
德軍缺乏應對如此慘重損失的運輸工具,那些本可以回收或者進行修復的德軍坦克被俄國人運走轉而用於對德軍的作戰或供仔細研究之用。
庫爾斯克戰役是在斯大林格勒和阿拉曼戰役之後進行的。
當時的戰爭結果已經沒有任何疑問,但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的失敗使德國的敗局進一步加速。
第六十三章.無線電截聽
一.
由於身處敵佔區,特遣隊大多以小部隊形式活動,每支部隊一般有幾十人,後來陸續增加到200人甚至更多。
他們實施了一系列破壞敵人通訊和交通設施的行動,將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