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薩蘇
看到書的題名《大師·大學》,卻想起了一段關於“小學”的故事。
如果某個書店進了一冊叫做《小學識字教本》的書,估計營業員會毫不猶豫地將其分到啟蒙教育的書架上。然而,這本書實際上卻是一本語言學的專著,解釋了三千多個常用漢字的形音義規律,並聯系現代方言口語,以探求文字的本義及詞彙中的同源關係,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給這本書起了這個古怪名字的,正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無可非議的一位大師,新文化運動的旗手——陳獨秀。
在我國古代文獻中,把研究聲音訓詁、說文考據稱為“小學”。說來,陳獨秀給自己的書起如此費解的名字,是很有其道理的。
當時國民政府的教育部長陳立夫對此書頗為欣賞,有意列為國文教員參考書。不過,如此書名,到了書店裡肯定造成混亂。所以,請先生改個書名。
結果,陳獨秀“大師”脾氣發作,表示不可更動一字,既然要改名,索性不出了。
兩萬大洋的稿費已付,但貧病交加的陳獨秀,到死不用這筆錢。
捫書暗問,作為倡導白話文的領軍人物,陳獨秀不知道他這本“小學”書會弄到給孩子買參考書的家長罵街嗎?
大師,在我們眼裡和心裡,就是這種學問很大,但總會在某個地方不轉彎的人物。
南渡北歸幾十年之後,我們慨嘆著大師們的離去,寫下了一系列描述他們的作品。
《大師·大學》是不大一樣的。
看完這部書稿,心中有一絲欣喜,一絲欽慕,還有一絲疼痛。
這部書中,大師們彷彿直接被拉到了我們身邊,甚至可以讓我們聽到“大人們,向左轉”這樣的聲音。
讀到最後一頁,把書合上,腦海裡忽然閃過一段對大英帝國的描述——號稱日不落國的大不列顛,有三個支柱:殖民地、海軍和傳統。
飢不能食,寒不能衣,而傳統,偏偏被列在殖民地和海軍的後面,成為日不落國的壓軸底牌。
這是為什麼?
也許,只有讀了中國的大師們的故事,才能真正醒悟——傳統,意味著文化,也意味著積澱。
中國和鼎盛時代的大不列顛一樣,都不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使中國人彼此認同的,不是民族,而是文化。
而積澱,從大處說,是一代代人站在前人肩膀上推動歷史前進的折射,從小處說,是你父親手上的溫暖——而這溫暖也是他的父親給他,代代相傳,綿綿相續,斯為我國不絕之魂魄。
在西南聯大簡陋的校舍裡,我們的大師,就是用他們那種不會拐彎的堅韌,傳承著一個如同風前殘燭,卻熒熒不熄的文明。
所以,大師們的堅持,就有了為往聖續絕學的意義。
常常聽到這樣的感嘆:大師不再。
回過頭來,確實會引人驚奇,從清末開始,中國這塊土地上湧現的大師之多,幾乎可稱歷朝歷代的異數。
讀到《大師·大學》中對於蔡元培、梅貽琦、陳寅恪、辜鴻銘、胡適等各位先生的描述,你會忽然醒悟到——這個異數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傷感和壯烈。
某人修屋,當年院內梨花盛開,燦若雲錦。道衍見之,嘆息曰必定是修屋傷了梨樹的根。次年,梨樹果然死去。
原來,梨樹是知道自己將死,故此以生命最後的燦爛,換取更多的種子有機會繁衍。
清末民初,中國文明的命運,也正是如受傷的梨樹一樣。作為一個綿延幾千年的文明最後的信徒,大師們在危機面前迸發出了驚人的生命力。他們頑強地守護著這個文明的心脈,並且用各種或激進或固執的手段,嘗試著為這個衰亡的文明走出一條生存的道路。即便是陳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