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擔心駐軍江南各州府的官兵做亂,趙孝錫則更擔心這些鹽商,搞出影響鹽市導致民變的事情來。好在擁有超越這個時代千年的知識,趙孝錫在接手這件案子時,已經意識到了這種事情的發生。此次鹽幫老實認罪倒好,如若不然則一舉瓦解掉他們的根基。
在拿下杭城這些兩浙大佬之後,趙孝錫立馬發出監查令,派給集結待命的禁軍騎兵。由他們分成若干個小隊,將這些監查令傳送到各府衙門。讓這些牽涉其中的官員,全部到杭城認罪伏法。如若不遵從這個監查令,等待他們的就是抄家滅門之禍。
儘管趙孝錫很想將這些貪汙官員一鍋端,給端掉了張三換上個李四,要不了多久又會出現這種事情。這官場貪腐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清理乾淨。
現在的趙孝錫所做的,就是敲山震虎,將劉光遷這位知州拿下,其它知府級別的官員,則根據他們的認罪情況,再交由朝廷做出相處的判處。給江南官場來個集體大換血,保留一個能亂中有穩的局面。
要是一下子逼的太急,真鬧出民變來,那事情就真的不好處理。現在逮住大耗子,這些小耗子則根據表現,再做出相應的處理,不讓他們有狗急跳牆的可能。而相比給文官一個自贖其罪的機會,對各府的廂軍則沒有這麼溫和。
這些禁軍騎兵帶著他這位監查使的文書,直接進入那些軍營,對參與貪腐案的將領直接實施逮捕。敢反抗的,除非他們不怕誅九族的後果。更何況,有禁軍騎兵去宣示命令,某種程度就是告誡那些沒問題的官兵,跟著這些有罪的武官走,後果是很嚴重的。
都說大難臨頭各自飛,靠金錢構築起來的所謂官場聯盟,在以生命為代價的壓力下,每個人都會做出最明智的決定。正因為這些文官瞭解大宋律法,也瞭解朝廷不輕殺文人的規矩。在面對認罪伏法尚有一線生機,跟不認罪抗拒禁軍的逮捕形同造反誅九族相比。這些讀聖子書的文官,都會明智的選擇後者,不敢輕易去挑戰皇權之威信。
在趙孝錫緊鑼密鼓的收繳江南官場貪腐證據,派人透過水陸以快速度遞交到那位龍椅上的皇帝趙煦時。收到第一封有關蘇州官場的奏摺時,趙煦看到兩位官場權利最大的官吏都牽涉其中,剩下小半官史都未曾倖免,就清楚這個蘇州官場幾乎爛到根子裡。
更令趙煦這位慢慢掌權,開始意識到錢對管理一個國家重要性的皇帝氣憤的是。單單一個蘇州府,這些少侵吞的朝廷稅賦,就達到百萬貫之多。這還只是兩浙路一個稅賦相對豐裕的州府,那整個兩浙路這些年侵吞了多少稅賦,想想都令趙煦恨得咬牙切齒。
當臣子的錦衣玉食家財萬貫,當皇帝的縮衣節食囊中羞澀,這是那個皇帝能夠容忍的呢?儘管趙煦清楚,江南官場**在神宗時期就存在,但也不至於**到現在這個地步。看來這些江南官場的大員,真覺得他年輕好欺負不成?
想到趙孝錫在奏摺後面所說的情況,趙煦也清楚這種事情急不來。若是這種牽連甚廣的窩案處理不好,會讓江南這個稅賦之地,變得一片混亂。因此,他必須忍住心頭的怒火,開始盤算找奏摺上,這些平時總鼓吹江南吏治清平的朝廷重臣麻煩。
只是看到上面幾個牽涉到江南案的朝廷重臣,要想拿下他們只怕還需要那位皇祖母開口。近來已經感受到,這位皇祖母正在放權於他的趙煦,決定這種大事還是請教一下這位皇祖母,看看對方能給出什麼建議。
到時就算要貶謫這些高太后提拔的官員,相信為了趙家江山,這位皇祖母會理解他痛下狠心的決定。也不至於到時事發,讓這位皇祖母覺得他有意隱瞞於她。這點趙煦已然明白,有些事情祖孫倆關起門來商量,那就是自家事。拿到朝廷上商量,那就是軍國大事。
因為趙孝錫的有意幫襯,這對祖孫已然關係密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