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秦可卿的喪事兒之後,距離神京會試科舉的日子,也就這麼幾天了。
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
定於辰、戌、醜、未年的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分三場進行。
第一場試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第二場試論一道,判語五條,詔、誥、表內選答一道;第三場試經史策五道。
凡鄉試錄取的舉人皆可應試。
取錄名額,初無定額,多者至四百七十二名,至成化十一年(1475年)後,約取三百名。
明初取士,不分南北,洪熙元年(1425年)定取士之額,南人十之六。北人十之四。
宣德、正統間曾分南、北、中三卷,數額亦時有變通。取中者可參加殿試。設主考官二員,同考官初為八員,後增為十七員。
今朝初開沿襲古之舊制!
..........
神京,順天府,貢院。
今兒正是神京會試科舉的日子,為二月初九。
今晨的賈芸特意早起來,在丫鬟香菱的伺候之下,洗漱更衣之後,望著鏡子裡面的自己身著端正得體,容貌俊逸非凡,這才出了家門,前往順天府貢院所在的位置,參與本次的科舉考試。
如賈芸這般早起前往參與會試科舉的人還有不少,來往的人多數都是各地鄉試的舉人,少數人則是跟隨在身旁提拿東西的小廝奴僕,以及參與本次會試監考的監考官員。
在封建社會,舉人的身份已經算是不低的了。
讀書人一旦達成舉人的成就,就已然擁有了個人在經濟上獨立的能力,僅靠朝廷供養的給予亦是算得上衣食無憂,再加上掛在自己名下的田地薄產,可為地方上的豪紳之列,討來幾個小老婆,來一個三妻四妾亦是不難的事情。
尋常沒有功名在身上的升斗小民見到舉人之後,則是必須要稱呼為舉人老爺,拱手作揖,對其行禮。
當真是一步越過秀才門,從此天高地也闊。
本次前來會試的考生,來往的人,皆是身懷舉人功名在身上的鄉試舉人。
但是,這些人卻仍舊不知滿足,仍舊心頭還在想著繼續往上考會試,以求博出一個進士及第來。
進士及第,入朝為官以後也可以有一個更好的前途和未來,卻是要比之那舉人當官,未來的道路要更好一些。
賈芸今兒來到了貢院門口的時候,就見到了榮國府的二老爺賈政站在此地,似乎是專門等候在此處,為親送賈芸會試科舉入龍門而來。
賈政在得知賈芸有意會試之後,又想著賈芸跟自己的關係,多少有些在乎這件事情,卻是很早就留心上了這件事情。
只是最近這段時間,寧國府那邊兒的事情,可算是鬧騰的賈政不輕。
雖說最後的結果是賈珍請動王熙鳳出山協管寧國府內宅家務事兒,勉強算是擺平了秦可卿的身後風波,以及喪事後禮,不至於讓旁人說出閒話來。
可是賈政的日子卻也不好過。
秦可卿的死亡似乎是一個導火索,引起來的連鎖反應,讓賈政似乎覺察到了一些異常和不對勁兒的地方,因此,格外關注賈芸的會試科舉。
雖說賈政之前已經扶持了賈雨村上位,出任應天知府,算是為賈府的未來留一條後路,但是,賈雨村乃是八竿子都算不著的親戚,根本就只是一個虛假的親戚,攀附過來的小人,如何能夠跟賈政跟前的賈芸一般,知根知底,又是在榮國府周圍看著長大的同宗同族的人,用著放心呢!
更何況,賈雨村的風評素來不太好,賈政心頭對於賈雨村的看重,遠遠比不得對賈芸的看重。
今天又是科舉會試的好日子,他又知道賈芸要去會試恩科,豈能夠不來相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