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瞥了一眼姜羽貞。
“車禍那天我提過林素恩嗎?”
姜羽貞只是搖搖頭,並沒說話。
江流毫不猶豫的轉過頭面向林素恩:
“沒證據,這個想法暫時待定。”
“江流,我抗議!你對我有偏見!”林素恩舉手抗議。
“現在講的是證據,誰說話都需要證據。”
由於沒有證據和其他說法,所以自殺事件暫時擱置。
現在輪到第二項了。
“林素恩,準備好講故事了嗎?”江流開口出言詢問。
這句沒有任何鋪墊的第二項,在無形之中引爆了這個休息室。
第一個出言反對的就是姜羽貞。
她說一段充滿遺憾的故事有必要聽嗎?
第二個是裴安寧。
她說這個話題要不我回避一下?
李神諭舉起小手說她也要回避。
“誰也不能迴避。”江流開口否決。
這個故事必須當著所有人的面講。
因為江流想看看,她們到底在防些什麼?
從出院那天開始,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把槍口對準了林素恩。
默契的讓人歎為觀止。
或許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理由。
李神諭覺得,從前江流的狀態不好。
所以想過濾掉林素恩,從而走出那個狀態。
姜羽貞覺得林素恩人不行,你離她遠點。
陳舒挽覺得一切心理疾病都因林素恩而起。
遠離她是正確的。
走到今天,江流確實能夠理解每個人的出發點。
可他不理解的是。
現如今江流的態度仍然如此明確。
她們卻仍然把林素恩當做一個對手存在。
一個前女友而已。
憑什麼如此高頻的出現在各個故事裡呢?
她們既然阻止,那江流就要做。
我倒要看看是多麼深刻的經歷,給我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影響。
又心理疾病、又自殺的。
在正式聽故事之前。
江流清空了腦子裡所有其他故事裡帶來的主觀影響。
只有印象沒有過程是很可怕的。
比如綜合所有人的故事,能夠得出林素恩的大致形象。
大致有四點。
1你們是有深厚感情的青梅竹馬
2受限於苦難的生活,你們的戀愛過程分分合合
3追求夢想當吸血鬼
4成功上岸後找到江流說偷偷結婚。
根據這些關鍵點,江流自己就會腦補細節。
最可怕的就是這種細節上的腦補。
光看前三點,江流覺得這劇情簡直太爛俗了。
不就是純愛戰士當供養者,最後被對方“上岸先斬意中人”的戲碼嗎?
可偏偏最後的結局沒有斬意中人。
她要跟你領證結婚。
這個時候,江流就會繼續腦補。
為什麼結局看起來不一樣嘞。
難道是她上岸後覺得後悔了?
覺得虧欠許多、兜兜轉轉覺得我更合適、或是覺得可憐我?
以江流的性格,面對這幾個可能存在的情況。
只會呵呵一笑。
滾你媽的,誰用你後悔?
沒你我活不下去啊?
想讓江流自動腦補這個邏輯,甚至不需要依靠謊言。
單純的提出這四個事實關鍵點來,就可以做到。
但現實真的這麼簡單嗎?
江流覺得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