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鬆軟,這時候搓一搓就非常容易搓下來。
這個過程俗稱——搓泥。
澡堂子裡還有專門搓泥的師傅。
到這步,讓南方人不適應的地方就來了。
得光不溜秋的躺下讓人搓,關鍵有負責的師傅,他還給人搓屁股縫!
習慣的客人倒是無所謂,可不習慣的就出意外了,師傅一個手刀嵌進去,不習慣的客人一激靈,容易給師傅手夾裡面......
稍微一用力,整個人都得跟著師傅的節奏動......
搓正面也尷尬。
師傅搓左腿的時候,給撥到右邊,搓右腿的時候,又給撥到左邊,不知道的還以為師傅玩起來了呢。
更有甚者,直接提溜起來,轉圈搓......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習慣,尊重,但是暫時還不敢習慣。
寧才良在入冬後,每次去澡堂子搓泥都是用毛巾蓋住屁股,隱私部位都是自己來的。
洗完後,倆人順帶又在裡面修了個腳,出門找地方剪了個頭,清清爽爽的回了四合院。
風吹過臉龐,感覺格外的輕鬆,此時的寧才良感覺身子暖暖的,就連寒冷的四九城,彷彿也變得也可以忍受了。
工廠的工人今天過後就放年假,忙碌了一年,大家臉上的神色還是挺高興的。
寧才良回到後院,透過圍牆的門,徑直走向了鹹菜店。
此時的鹹菜店已經關門,裡面沒有任何人。
這就方便了寧才良,他搞了個爐子,開始給雨水燉雞。
結婚也有好幾個月了,雨水的肚子就像吹氣球一樣,一天比一天大。
為了跟上營養,寧才良也管不了那麼多了,隔三岔五就給她燉雞。
剛好,圍牆這個門就只有他們家能進,等鹹菜店下班後,就是一個非常隱蔽的地方。
寧才良幾乎都是來鹹菜店燉雞的,味道也散不到四合院,簡直完美。
至於為什麼有這麼多雞,寧才良全部推託到槓老三身上了,說這小子在鴿子市上有門路。
反正老媽和雨水又不可能單獨去問。
雞籠子裡面的兩隻雞早就開始下蛋,也許是吃了太多營養液澆灌長大的植物,這兩隻雞下的蛋格外的大個。
這些蛋被趙芝蘭非常有遠見的留了下來,就等現在這個時候用。
至於菜園子裡面的10只雞,到現在為止,也差不多4個月左右了,一些小型品種的雞,4個月左右就能下蛋。
不管菜園子裡面的雞是什麼品種,離下蛋的日子也不遠了。
正當寧才良埋頭熬雞湯的時候,中院,正屋。
傻柱提溜著一大網兜的飯盒走了回來。
今天是工廠上班的最後一天,廠長請客,人比較多,所以菜就豐盛了些。
相應的,他飯盒裡面的東西也跟著豐盛了些。
裡面甚至還有他砍下來的半隻雞,這半隻雞是準備給雨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