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讓人防不勝防。”
“阿孃不必擔心,越郎與縣令大人已談妥,決定在我們這兒建造布坊,縣令夫人會派人來學習織布技巧,到時大人與夫人都少不了要過來督促。加上大人隱隱透露出要整治商會亂象的舉動,我們若是遇到難處,倒也不會哭訴無門。”
李阿孃聽到什麼關鍵,愣了一下:“什麼?派人下來?到時誰來教導?”
李二郎攬住阿孃的肩膀:“自然是阿孃你們啊!”
李阿孃咋呼地站起來,嘴裡喊著自己沒有當過“先生”之類的話,可思緒已經活絡起來,這可是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啊!
李二郎一下子失去支撐歪斜在地,即使這樣,他也牢牢舉著胡餅:“阿孃你不用妄自菲薄,你與阿奶、錦孃的手藝都是極好的。”
李錦娘沒想到她也能當一回“先生”,瞪大了雙眼看著二兄,心裡忍不住期待。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如今最要緊的是趕緊將棉花種出來。
提到棉花,大家又看向紀清越。
李阿奶牙不好,只能將餅子泡在水裡,等軟和了再吃。她坐在紀清越身邊,扭頭問道:“越郎打算什麼時候種棉花呀?”
那塊地是紀清越一早就與李家人說好要借來用的,他將棉花地規劃在一片麥地之中。那些麥地是秋收後播種的,裡邊特意留著一塊空地。
一個冬天過去,如今麥子已及膝高,綠油油一片,等到六七月就能收割了。
到那時,一片黃澄澄的麥穗中,棉花枝條一片綠。
紀清越頷首,道:“如今是時候整地了,我讓二郎幫忙,二郎犁地的時候我在畫裡育種,他整理完棉花苗也差不多能移植出來了。”
兩人已經計劃好,李阿奶和藹地笑著,提醒道:“那一畝地,二郎兩日就能整理妥當,到時候我們把攢著的肥撒進去,越郎看著時間育種便好。”
紀清越點頭,表示知道了。
隨即他們又說到洪縣令下來督耕的事,李阿孃一想到洪大人的相貌,就笑得如同見了心上人那樣嬌羞。
眾人又打趣著討論了一會兒新上任的縣令後,才接著繼續忙活。
紀清越也跟著一起春耕,整個下午都在緊鑼密鼓的緊張程序中忙碌著,真實地體會到普通農人春耕時的勞累。
他只忙活這麼一日,第二日醒來竟然渾身痠痛,身上像是被人打了一樣,再次感受到許久未體會到的疲累。
每日在畫裡做的工作竟比不上半日的春耕!
紀清越掙扎著起身,整理完菜地後就馬上開始棉花育種的工作,相應的,李二郎扛著鐵犁與阿奶在一片麥地中的空地忙活。
這裡就是紀清越要種棉花的地方。
李二郎一人拉犁,李阿奶壓犁,迎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兩人很快將這塊約一畝大的空地犁了幾遍。
還在縣裡的時候,紀清越已經交代清楚種棉花的注意事項,該怎麼拌肥怎麼堆土挖溝,李二郎和李阿奶的經驗比他還豐富。
他們二人都是種地能手,犁地時配合無間,僅三日就將這塊地處理妥當。
配合紀清越的進度,第四日時他們才將稀釋後的農肥拌進地裡。拌完肥後,兩人在一道道地壟上開洞,每一道地壟開兩列坑洞,到時候就直接將棉花苗種進洞裡。
正值春季末,西北的早晚時節還有些寒涼,紀清越已將晾曬處理好的棉籽種進地裡,神奇土地催生種子快速生長,如同初識土地的奇特催生棗芽一樣,棉花種子在適合生長的季節裡,以驚人的速度生長。
四日時間,棉苗已全部發芽,小小的棉苗頂端已有兩片葉子,預示著育苗階段已經完成,可以移栽了。
拌肥的這天,與前三天有稍許不同,李二郎胸前多了一支竹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