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想著你倆,以前為兄閒置,沒有說話的機會,現在是樞密使、內閣閣員、又是國丈”
聽他說到這,曹汲插話:“父親,您是國丈,所言所行更要慎重,萬事都要考慮皇后娘娘的立場,別讓她為難。”
聽他插話,曹穆怒喝一聲:“閉嘴。”
可曹汲的犟勁上來了,起身說道:“父親,我的兄長是先皇任命的御龍衛都虞候,在曹儀未成為皇后前就奔赴西北,於西北大戰中與叛賊拼死廝殺,立下汗馬功勞”
見他繼續說話曹穆更怒,舉起酒盅砸向他,嘴裡怒喝:“孽障、閉嘴。”
曹汲偏身躲過酒盅,繼續說道:“兒在杭州城下一戰兩百倭寇,差點死於倭寇長刀之下,若不是書劍救我,此身已殉國。”
“二戰於數萬倭寇群中,雖長刀砍成缺口仍奮戰不止,若不是書劍護我,也已殉國。”
“可我不想向皇上討賞,因我是皇后娘娘的二哥,當今國舅,從公我就該這麼做,從私絕不讓皇后娘娘為難。”
他表明態度,不想讓曹穆給兩個叔叔要官。
於是曹穆大怒,怒吼一聲起身奔向曹汲,嚇得曹仲、曹禮急忙起身衝過來,一個抱腰、一個拽胳膊,嘴裡一齊嚷道:“兄長息怒。”
他倆攔著曹穆,曹夫人則大聲說道:“汲兒,還不向父親和兩位叔父請罪。”
,!
而曹汲卻拔腳就走,還大聲回道:“母親,夫子曰,‘小杖受大杖走’,直學士說,‘不管大杖小杖都要跑,尤其是母親說請罪時,就是變相地鼓勵父親,含意就是給我打。’”
聽他胡說八道,曹儼的一對兒女笑出聲來,而他的兩個堂弟卻死死地抱著他。
這時曹儼的娘子顏氏起身說道:“父親息怒。”
然後轉對曹汲說道:“二叔留步,真想氣煞父親嗎?”
聽長媳說話,曹夫人立刻說道:“儼兒不在家,淑兒就代表了他。如儼兒知道家裡鬧成這樣,不知有多傷心。”
曹夫人提起曹儼,讓曹穆的一腔怒火立刻壓住,冷哼一聲說道:“拉拉扯扯成何體統?還不滾回你的座位上。”
他說曹汲和他的兩個堂弟拉拉扯扯,卻不提自己和兩個弟弟也在拉拉扯扯。
這聲吼讓曹仲和曹禮立刻鬆手,曹汲的兩個堂弟也鬆手,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曹穆落座,先說一句話,“孽障、閉嘴。”
然後轉對曹仲和曹禮說道:“為兄一定會向皇上推薦你倆,但現在的官制改了,正月十五之後才會考慮官員任命。”
“這個程式挺繁瑣,先由各部提出人選報到吏部,由吏部稽核後報內閣審閱。”
“內閣透過會交給監察院審查,提出審查意見後,由內閣報給皇上批准。”
“這個過程非常嚴格,尤其是審查,監察院那邊通不過,誰說話也沒用。”
“但有一種情況例外,如官員在天文、地理、農林、製造等方面確實擁有一技之長,縱有一些瑕疵,監察院那邊保留意見,皇上也會批准。”
“二弟雖無這方面的所長,但這些年來精研大興律,可在大理寺佔有一席之地。”
“三弟、你在音律方面很有造詣,如從專業角度選擇,可從事音律方面的學官。”
“即將展開的官制改革,並不是裁減官員,而是官制多樣化,每個人都可選擇自己擅長的職位,其中行政官員、軍事將領、監察官員、司法官員的審查是最嚴格的。”
曹穆證實了外間的傳言,朝廷官制果然出現了四足鼎立的局面,但有所不同的是,除了這四足,還有一個技術官員的存在。
這批官員的審查最松,由此可知皇上的態度,鼓勵技術官員。
曹穆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