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念著舊情還是怎麼的,年世蘭種種惡行,最後皇帝對她的處罰只是降其為答應,並禁閉翊坤宮,非詔不得出。
年世蘭被降為答應,身邊自然無需再有這麼多人伺候,因此除了留下兩個宮女和太監侍奉,其餘翊坤宮的宮人皆被髮放去慎刑司或浣衣局。
年世蘭身邊曾經的大宮女靈芝便是被髮放去了慎刑司服役,不過曹琴默還是想法子將她撈了出來,先安排在花房當差。
並囑咐花房的嬤嬤好生照料她給她安排最輕省的活計。
又傳話給靈芝,過些時日再把她調到自己宮中。
而皇帝對年家的處罰倒要嚴的多,畢竟是忤逆謀反的重罪,年羹堯及其子年富被判斬首示眾,其父年遐齡其兄年希堯及年氏一族在朝為官者全部革職免官。
除了年事已高的年遐齡,其餘年氏男丁年滿十五者流放嶺南充軍,女眷沒入辛者庫為奴。
聽說年世蘭得知兄長被皇上下令斬首的訊息,不顧皇上非詔不得出的旨意和侍衛的阻攔,跑到養心殿門口叩頭求情。
只可惜她頭都磕破了,鮮血淋漓,也未曾見著皇帝一面,只得了一句蘇培盛的傳話:她兄長的事不會牽連到她,讓她回去。
自此寵冠六宮的華妃娘娘,權傾一時的年大將軍,煊赫滿門的年家再不復存。
除了年家,其餘附逆敦親王謀逆的亂黨也盡數被誅,下場比年家還要慘烈,基本男丁年滿十五者斬首示眾,其餘流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
這些日子朝野內外風聲鶴唳,皇帝雷霆手段,只要牽扯進敦親王謀逆之中的人,輕則貶官訓斥,重則抄家流放。
對於這些亂黨皇帝並未留情,因此十個中有九個是被抄家的,這些官員私相勾結,自然免不了貪汙受賄,個個的家底都尤為豐厚。
從這些犯官家中抄得的財物通通充入國庫,使得國庫充盈了不少。
在朝為官者皆戰戰兢兢,尤其皇帝還藉機發落了幾個瀆職的官員,其餘朝中官員自然更加小心,不敢再有一點疏忽怠慢。
一時之間朝政竟然清明瞭不少。
只是皇帝如此不留情的做法,到底落得個過於嚴苛甚至有些殘暴的名聲,尤其是在一些文人口中隱隱流傳出了一個“抄家皇帝”的名頭。
對此皇帝卻並不在意,亂臣賊子貪官汙吏本就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對於這些人自當用重典。
膽敢附逆的人就是這般下場,如此也算得上殺一儆百。
此外對於此次謀逆的主犯敦親王,皇帝當然不會放過。
只是敦親王到底與皇帝是手足兄弟,雖犯下謀逆大罪,卻還是因皇帝仁厚被留下了一條性命。
當然奪爵抄家是免不了的,自此再無敦親王,只有庶人允俄,並被圈禁在宗人府。
他的福晉曾經的敦親王福晉連同其子女也與他一道被圈禁在宗人府中。
處罰完謀逆的亂黨,便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
作為皇帝倚重的兄弟,怡親王莊親王自然不必多說,當然得加官進爵,只是二人已經是親王之爵,還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實在是封無可封。
因此皇帝便恩賞其子,分別封賞其長子為貝子。
而果郡王雖推辭不願領恩,也不想再涉朝政,但皇帝還是加封了他親王的爵位,從此該被人稱一聲“果親王”。
除此之外對於有功之臣如常寧、甄遠道、鄂敏等人,皇帝也不吝嘉賞。
常寧從吏部侍郎升為了吏部尚書併兼領侍衛內大臣,甄遠道為刑部尚書兼都察院左督御史,鄂敏升任都察院右都御史……
此外這次平叛中驍騎營有個身手矯健並當場擒獲了年羹堯計程車兵被怡親王十分看重,在回稟皇帝之時大為讚賞,因此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