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帝的召令
天武帝忽然頒下一道旨意,命全國各地的功勳國公入京議事。旨意中言:
“國家安危,賴肱骨之力;社稷興衰,系功臣之忠。今值內外動盪,朕召功勳國公入京,共商大殷長遠之策。另有閒散功勳,視其能力,分配要職,助太子監國。”
此令一出,朝堂再次震動。
這些功勳國公皆是從開國至今,因戰功或特殊貢獻受封的世襲家族。他們或駐守地方,或享受榮祿,卻極少直接參與朝廷政務。天武帝此舉,無疑是在重新整合朝廷與功勳的力量。
東宮內,宗鄴文聽聞此事,面色沉凝,對蘇子恆說道:“父皇召功勳國公入京,表面是為了共商國是,實則是給本宮增添掣肘。若這些人一旦被宗室拉攏,東宮的局面將更加複雜。”
蘇子恆答道:“殿下,此舉確有深意。但功勳國公畢竟與宗室不同,若能妥善處理,不僅可化解掣肘,還能成為東宮的助力。”
不到半月,各地功勳國公陸續抵達京城。這些功勳家族分屬不同勢力,有的與東宮關係密切,有的傾向宗室,還有一些則保持中立。此次入京的主要人物包括:
定遠侯李彥忠:駐守北疆,為守邊功臣,家族勢力強大。
鎮南公韓正道:江南世家出身,與地方士紳關係密切。
威武公鄭肅:曾統領東海水軍,雖已卸職,但影響力深遠。
護國公梁駿:功勳世家,長期閒居京中,政治態度模糊。
寧國公蕭景川:安公主的母族,因公主婚事,與東宮關係緊密。
在乾極宮,天武帝親自接見了功勳國公,並宣佈了幾項重大任命:
李彥忠被任命為北疆大統領,統轄玄武關及周邊守軍,同時負責草原貿易。
韓正道被任命為江南巡閱使,協助舶司與巡察使推進地方改革。
鄭肅被召回重掌東海水軍,負責東南海域防務。
梁駿被任命為內閣輔臣,參與國家政務的決策。
蕭景川被任命為宗正卿,負責宗室事務的管理。
此舉不僅將功勳家族重新引入權力核心,也讓他們在國防、經濟與內政中佔據了關鍵位置。
這一系列任命在朝堂上引發了熱議。
戶部尚書劉行道說道:“陛下召功勳入京,為國分憂,此乃大局所需。但江南改革尚在關鍵期,若韓正道與地方士紳走得太近,恐會影響改革程序。”
兵部尚書楊敬則對鄭肅的復職表示擔憂:“東海水軍雖需整頓,但鄭肅久離軍務,恐難以立威,不如再慎重考慮。”
內閣次輔魏仲清則說道:“陛下任命梁駿為輔臣,雖能借助其威望穩定朝堂,但功勳世家長期閒散,重新介入政務,或許會與現任官員產生衝突。”
宗鄴文在一旁靜靜聽著,直到眾臣爭論告一段落,才緩緩開口:“功勳國公雖有威望,但其職權必須受限,凡涉及朝廷重大事務,仍需聽命於內閣與兵部。此乃基本原則,不容破壞。”
天武帝點頭道:“太子所言甚是。功勳雖重,亦需遵守朝廷規章。朕之安排,皆有定例,諸卿不必多慮。”
回到東宮,宗鄴文立即召集蘇子恆與幕僚商議。蘇子恆說道:“殿下,此次功勳入京,雖讓局勢更加複雜,但其中仍有可利用之處。例如蕭景川任宗正卿,此舉明顯是為拉攏安公主一脈,與東宮的關係將更為緊密。”
宗鄴文點頭:“不錯。蕭景川既為東宮助力,可令其加強對宗室的監督。至於韓正道與江南士紳的關係,本宮會派人秘密監視,若其妨礙改革,絕不姑息。”
蘇子恆繼續說道:“鄭肅掌東海水軍,此人雖久離軍務,但與東宮無直接矛盾。若能透過呂紹華的東海勢力影響其決策,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