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風暖暖的,溫雲的懶氣似乎在躁動,一場雨後,清新的味道很濃厚。
劉備站在小沛城頭,李仁護衛在十步左右,陳群則在劉備身邊一直跟著。
小沛城,兩年前劉備來過一次,驀然回首……
頓時想起兩年前在這裡,逼死了呂布,收服一批良將,以及寶馬赤兔、美人貂蟬,劉備便忍不住的摸了摸溼漉漉的城牆,彷彿時間過得真快,就是一眨眼的事情。
不過拿下呂布,算是對外吞併的第一桶金,小沛也可謂是我的幸運之城,張遼、高順出色表現就不用說了,連叛將郝萌都中規中矩,成廉、魏越也有下一代校尉的勢頭,可謂拼勁十足,如果只靠關、張、趙顯然走不遠,也成不了更大的事。
人才永遠是成就霸業的第一核心,不過人才的評定不是他本身能決定,而是需要眾人的認可,才會同心協力共成大事。
陸遜背靠大士家,在夷陵之戰中,由於年輕沒有像樣的戰功,還不是被下面眾將嗤之以鼻,多有輕視,所以有才的人也不一定會有出頭之日。
“長文,你說曹操也知道我在小沛,既不過來圍攻我等,也不在相城猛烈攻擊,反而就在相城底下耗著,這是什麼意思?”
“這不很好嗎?對於我們的犄角之勢,聯同協防,輕鬆展開毫無阻礙,或許曹操也意識到主公厲害,正在猶豫要不要退兵呢?”
“陳執事,你這是在安慰我。”
先說些好話,再看劉備的反應,顯然這個回應對了陳群的胃口,旋即會心一笑,“我岳父曾有打算晚幾年之後,再把我推薦給曹操,也從岳父大人口中得知,一個還不成形的戰略構思。
後來父親知道後,嚴令讓我去徐州尋主,所以我才投了明公。”
劉備表面態度鎮定,言不作聲,但內心無語,感情還真不是主動來投,我就說嘛,好馬不吃回頭草。
陳群這種大才怎麼可能找不到下家,還能回頭尋我為主,當真以為是我僥倖大敗袁術,名震天下……原來是那個戰略構思。
見劉備很淡定的樣子,陳群頗有意外的說道:“難道主公不想知道曹操的大戰略。”
“讓我猜一猜。”
陳群單手一伸做了個請的動作。
“我感覺我的戰略方向會與曹操的不謀而合,不如就談談徐州的未來方向,曾經我問元龍,徐州大方向怎麼走,他只回了一句為時尚早。
後來,在袁術敗了之後,袁紹出面調停,意味著二袁和好,所以內閣一致認為先北聯袁紹,瓜分曹操地盤,迎回天子,在與劉表、劉璋組成漢室同盟,共同對抗二袁。”
“確實是個好戰略,大舉漢室同盟旗號,無論成敗都將名留青史,高祖在天之靈也會感到無比的欣慰。”
這陳群怎麼回事,從不拍馬屁的人也開始改口風了,不過話讓人聽的是真舒服,劉備旋即打趣笑道:“長文,我發現你最近總:()速戰三國之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