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過了幾天之後,吳里正便帶著顏子苒給他寫下的許多水稻田養魚的相關知識,跟吳靈兒和王祺一塊離開煙臺府。
他們這次來,主要目的就是為明年的種植做準備的,要不然也不會千里迢迢地跑上這麼一趟。
讓吳里正欣喜的是,宋知府還特地召見了他,在府衙裡詳細詢問了水稻養魚的事,鼓勵他回去之後再接再厲,把這門種植養殖雙結合的學問弄清楚了,以後他要在全煙臺府裡推廣。
而顏子苒作為始作俑者,自然也受到了宋硯之的邀請,在江珣的陪同下說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全煙臺府推廣絕對不可行,有許多地方的水稻田並不適合養魚,強行養魚反而適得其反。
這些都是需要對實地考察之後,再進行小心的驗證,最後才可以決定到底可行不可行。
石臺村就是顏子苒作為第一個試驗的地方,吳里正成了第一個吃到好處的人。
宋硯之瞭解過後,誇讚著顏子苒的謹慎,最後決定在各縣城都找一個村子進行試驗,等以後再作進一步的推廣。
吳里正三人離開之後,胡可兒和黃文昇找上門來。
如今,清江縣的香皂已經佔據了雲夢行省大多數府城,一些商貿比較發達的縣城也有代理商販販賣。
除此之外,京城也是香皂的主要售賣地區,江南行省亦是十分重要的售賣區域。
胡可兒與黃文昇商量之後,打算在這兩個地區增設作坊,以減少路上的運輸費用。
但她不敢擅作主張,所以特地來詢問了顏子苒和江珣的意思。
幾人商討了大半天,總算敲定了興辦作坊的計劃。
這其中,顏子苒就提到了作坊里人員的進階問題。
在京城和江南再興辦兩個作坊,其規模大可以由胡可兒考察過實地後自行決定。
招募的工人也可以在當地招攬,但在待遇方面,肯定會因為每個地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京城與江南那邊,要是月俸低了,估摸都沒人願意去做這活兒。
若是那兩處新作坊高了,那清江縣這邊的人便會心裡不舒坦。
所以顏子苒提出,讓作坊裡熟練的老員工、表現優異的員工升任管理基層,派發到另外兩個作坊裡教習新員工。
至於願不願意遠離故鄉,那就看他們自己的決定,也不做強求。
胡可兒聽完之後,大致明白了顏子苒的意思,回去打算再作一份比較細緻的晉升獎勵機制,以此鼓舞作坊裡的老員工,同時採用以老帶新的方式,為新作坊的執行做鋪墊。
打發了胡可兒與黃文昇之後,顏子苒揉了揉有些頭疼的腦仁,回了小竹屋裡休息。
不知何時,白淺竹從外面走了進來。
“我說怎麼沒看到人,原來是躲這兒來了!”白淺竹打量了一眼簡潔的竹屋,有些好奇。
顏子苒嚇了一跳,看清來人後,忙起身相迎:“白姨,你怎麼找到這兒來了?”
“我之前就看到這兒有一片竹林,你也知道,我名字就帶了個‘竹’字,所以打小就:()大禎女法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