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體仁,字長卿,浙江湖州府烏程縣人。
天資聰穎,少有才名,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時年二十四歲,正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時候。
歷任翰林院編修、南京國子監司業、左諭德、左庶子、少詹事等職。
入仕二十幾年,溫體仁沒有任何瑕疵,從未被任何人彈劾過,也不與任何人結黨,在朝野都很有聲望,人皆稱其\"廉直\"、\"孤忠\"、\"不黨\"
歷史上,崇禎元年,聖眷正隆的東林君子們準備把錢謙益推入內閣,溫體仁心生忌妒,揭發錢謙益秋闈舞弊。
御前辯論,溫體仁機智敏捷,駁得錢謙益毫無招架之力,讓崇禎看到了他的精明強悍,思維縝密,同時也看到了東林君子們黨同伐異,以私廢公的一面。
溫體仁從此簡在帝心,後來成為崇禎朝執政時間最長的首輔。
崇禎二年,己巳之變爆發。
皇太極拋開寧錦,繞道蒙古,由大安口破關而入,一路狂飆猛進,兵臨北京城下,然後巧施反間計,除了袁崇煥,事連內閣大學士錢龍錫。
東林內閣因此倒臺,周延儒、溫體仁執政。
崇禎對周、溫二人榮寵無加,尤其是對周延儒,始終執以師禮,宛如萬曆之於張居正。
面對東林黨在朝野的雙重壓力,周延儒最終妥協,轉而與東林黨合作。
崇禎四年會試,為取悅士人,周延儒命人偷窺糊名,錄取舊交之子東林黨人吳偉業,同時成為復社領袖張溥的座師。
相形之下,溫體仁則始終不為所動,力排誤國誤民的東林黨,顯得尤為可貴。
袁崇煥被殺,溫體仁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崇禎本無意殺袁崇煥,溫體仁一桃殺三士:
\"崇煥殺文龍,先白龍錫知,後奏陛下。\"
沒有一個字是多餘的。
封疆大吏私結閣臣,意欲何為?
崇禎根根頭髮倒立。
溫體仁的可怕之處就是,不關緊要的話,他絕不會自己說出來,而是找個不起眼的小官當嘴替。
平日一默如雷,一開口便能決人生死。
這人極其清廉,不取公門一針一線,不受私門一張紙一支筆。
這人極能幹,凡公文、賬目一經他手便清楚明瞭,別人還在糾纏不清,他已洞見始末,奏章亦是花團錦簇,要言不煩,讓人看了很爽。
溫體仁還長得相當帥氣。
這樣的人誰不喜歡?
所以年輕的崇禎倚為肱股,須臾不可離,死後還加了\"文忠\"的諡號。
但這人不幹正事,不思挽救危局,專以陰人為樂,凡朝中有才之人一律想法弄走,圍繞在他身邊的全是庸碌之輩,更顯得他格外的鶴立雞群。
崇禎用人極其不專,但溫體仁幹了八年首輔,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
萬曆四十八年,溫體仁已經四十六歲了,眼看著比自己老的孫承宗、袁可立當上了內閣大學士。
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熊廷弼當上了遼東經略。
比自己年輕太多的袁崇煥、孫傳庭、鄭崇檢、翟式耜連升數級,個個位高權重,紅得發紫。
而自己這個老進士,還當著無足輕重的大理寺少卿。
老的老的比不過,小的小的比不過,啥也不是。
溫體仁心裡那個急呀!
最善揣摩上意的溫體仁算是看出來了——
太子殿下用人,最喜歡的還是那種敢說敢幹、敢打敢衝的傻大膽腳色,最紅的袁可立、熊廷弼、袁崇煥、孫傳庭,都是這種人。
而他這種不顯山不露水、不溫不火的老陰逼併不討喜。
現在,渴望已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