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風險亦不可小覷。”
畢懋康道:\"西洋人在船炮上的確精通,若很藉助他們的力量也沒什麼不好的,方今世界日新月異,從前可以為敵,現在也可以為友,現在為友,將來也可為敵。
常洛聽著眾人的爭論,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道:\"朕意己決,準孫傳庭所奏。徐愛卿,著卿與荷蘭人聯絡,商談借兵一事。\"
徐光啟道:\"荷蘭東印度公司駐爪哇島總督庫恩,駐澎湖島總督納茨,都曾透過傳教士龍華民、鄧玉涵找到臣,希望能覲見陛下,臣無旨不敢擅行,斷然拒絕了他們。\"
常洛道:\"無妨,朕可以召見他們。\"
徐光啟大喜:\"庫恩的船隊就在廣州外海遊蕩,臣這就通知他。\"
常洛站起身來,說道:\"今天就議到這裡吧。\"
孫承宗還想再說,但常洛己轉身離去。
出了文華殿,孫承宗還想和徐光啟辯論。
徐光啟無奈地看著孫承宗,說道:“孫閣老,陛下已有旨意,莫要再爭了。咱們的船炮的確太不中用了,借荷蘭人的船炮一用,可以少死許多將士,少耗許多國帑,何樂而不為呢?”
孫承宗長嘆一聲,“徐兄此舉,後患無窮啊。那紅毛夷面醜心惡,豈是好相與的角色,今日借兵於我,他日必有所圖。”
徐光啟卻不以為然,“孫兄太過憂慮了,如今戰事緊急,這也是權宜之計。西洋人駕著船五大洲六大洋亂跑,並不是關上大門就能了事的。該用他們時就用他們,該打他們便打他們,他們也是兩隻眼睛一張嘴,不必把他們當成洪水猛獸。\"
孫承宗問道:\"你讓那兩個紅毛夷見陛下,他們肯下跪嗎?\"
徐光啟為難地答道:\"必不肯。\"
孫承宗兩手一攤反問:\"那你怎麼辦?\"
徐光啟:\"………\"
濟爾哈朗得了皇太極旨意,率領正紅旗鑲紅旗共一萬五千名八旗兵,向著義州城飛奔而去。
這是皇太極最為倚重的精銳,到了朝鮮之後,別的旗都缺吃少穿,盔甲、武器、戰馬全都得不到足夠的供應,只有正紅旗和鑲紅旗,不僅沒有降低標準,反而供應得更充足了。
在皇太極的設想中,巴布泰、巴布海是第一波炮火,阿敏是第二波炮灰,等他們抵擋兩波之後,明軍即使打到安北城下時,也成強弩之末了。
可是戰場上接二連三的失利,使得皇太極威望掃地,根本壓制不住貝勒大臣們了。
義州城下,袁崇煥發起了最後一輪攻擊。
他站在陣前,高呼:“將士們,成敗在此一舉,今日定要拿下義州!”
在火炮的掩護下,數十個士兵頭戴鐵盔,身著厚甲,冒著雨點般的箭矢,抬著壕著壕橋衝到城下,將壕橋搭在護城河上。
緊接著,又有百餘名士兵推著撞車,向著城門撞去,\"嘿喲嘿喲\"的號子聲和沉悶的撞擊聲交織在一起。
四面城牆上都搭上了雲梯,無數士兵蟻附在梯子上奮力往上攀爬。
樓車上敵臺上站滿了弓弩手、火銃手,向城內密集射擊。
城內守軍死的死,病的病,基本上已經失去了抵抗力。
轟然一聲巨響,城門被撞開了,明軍潮水般湧了進去。
中軍帳裡。
巴布海已死,巴布泰奄奄一息,阿敏面無表情癱坐在椅子上。
這個殺人無數的劊子手,終於迎來了他的末日。
羅一貫滿臉血汙,眼裡噴著火,刀尖滴著血,第一個衝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