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四面合圍 (第1/2頁)

明朝的貨物在中東在歐洲十分搶手,早在嘉靖三年,葡萄牙人就在沿海閩浙一帶進行貿易,寧波甬江口外的雙嶼島成為遠近聞名的走私貿易據點。

因為明朝實行嚴厲的海禁政策,催生了許多武裝海盜集團,其中實力最強的海盜頭子有許棟、李光頭、王直。

他們將絲綢、瓷器、棉布賣給葡萄牙人,買進先進的武器來對付官軍。

武裝海盜集團一直希望朝廷能夠開港互市,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王直向朝廷投降。

然而朝廷背信棄義處死了王直。王直死後,倭患不僅沒有消停,反而愈演愈烈。

這是因為海外貿易根本不是想禁就能禁的,不合時宜的海禁政策正是催生海盜集團的罪魁禍首,所謂的"倭寇"其實是大多數明朝百姓。

明朝禁海,只能禁止明朝老百姓,卻便宜了西洋人。

嘉靖四十三年,葡萄牙人佔據了澳門。

經過十幾年的經營,澳門成了葡萄牙人操縱了遠洋貿易的樞紐。

長崎——澳門——印度果阿——葡萄牙里斯本,成為一條橫貫東西方的遠洋貿易航線。

朝鮮之之役後,明朝對日本實行貿易禁運。

日本生絲總需求量為四十萬擔,幾乎全靠葡萄牙人從明朝運來。

每年從澳門運往長崎的明朝商品總價超過三百萬兩白銀,運到長崎後賣價六百萬兩白銀,利潤率100%。

二十餘年的時間裡,葡萄牙人從中賺取了逾6000萬兩白銀!

這都是愚蠢至極的海禁政策的功勞!

這麼香的唐僧肉,豈能不讓人垂涎欲滴?

荷蘭人的如意算盤是中途截胡,用澎湖取代澳門。

但荷蘭本來就缺乏白銀,因此出不起價格,每擔生絲的出價要比葡萄牙人少100兩白銀。明朝商人仍然繞過澎湖,前往西班牙人控制下的馬尼拉與日本商人交易。

荷蘭人惱羞成怒,出動戰船攔截明朝商船,並且在呂宋港口迎擊華商,大肆劫掠,發生的血案不計其數。

在明朝官員眼中海商都是奸民,被紅毛夷殺是咎由自取,根本不會出兵保護。

一方是武裝到牙齒受到國家鼎力支援的海盜集團,一方是被本國官府視為亂民的一盤散沙的海商。

從一開始,這場東西方之間的海洋之爭就註定了結局。

荷蘭人企圖用武力壟斷明朝與日本之間的貿易,從而攫取巨大的利潤,這種強盜行徑令人無法忍受,必須予以迎頭痛擊。

但明朝的陸權思想根深蒂固,對海權不屑一顧,普遍不願與西洋人發生衝突,總是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

左丞相孫承宗、右丞相袁可立,都反對為了小小的澎湖島與荷蘭人開戰。

但常洛卻是非打不可。

雖然要打,卻不能意氣用事。

他對徐光啟說道:"你和文震孟商量一下,派人出使日本,商討恢復兩國貿易。“

徐光啟說道:“就在上月,就有倭寇劫掠了登州和萊州,在這種情況下恢復貿易似嫌倉促。"

常洛道:"紅毛夷竊居澎湖就是眼紅我朝與日本之間的貿易。重開中日之間的貿易對荷蘭人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他們在澎湖就站不住腳了。"

徐光啟道:"陛下此計甚妙,但紅毛夷只怕會狗急跳牆,到時候何以應對?"

常洛道:"朕會要求德川家光派水師協助朝廷圍剿。"

徐光啟憂慮地說道:"如果荷蘭東印度公司駐巴達維亞總督庫恩派艦隊來參戰怎麼辦?"

常洛道:"你去一趟廣東,見一見葡萄牙人和英國人,對他們許以重利,挑動他們共同對付荷蘭人!"

徐光啟領命而去,迅速趕

最新小說: 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 二喬,咱倆稱呼各論的好不好 崩鐵:阿哈跟你心連心 黑神話,不通關就滅世?我來助你 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年代:四合院裡的情報員 三國軍神 漢末三國之北疆幽冥 HP白薔薇與劍 重生50年代帶著妹妹吃飽穿暖 四合院:災年屯糧心不慌 穿越古代捲入皇室 震驚!主神老婆竟是我自己 飄飛的殘葉 被挖根骨後小可憐成了掌門心尖寵 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 四合院之我的媳婦有點多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一統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