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霄提出提議。
“嗯。”
他們共同邁入修煉之旅。
張天塵點點頭,三霄手上仍有大量九轉金丹,暫時無需他贈送。
所有事宜安排妥當後,張天塵也開始了閉關修行。
顓頊的老師便是西方教的彌勒,他登基後,極其注重農業興盛,為了更好地培育五穀,改革了曆法,設定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事。
除此之外,顓頊亦教導黎民,遵循男女有別、長幼有序的社會法則。
他的皇位共歷經八十七年,在功德圓滿之時,將之禪讓給了帝嚳。
當禪讓儀式當天,天道授予他一定的功德,卻遠沒有前三位人類 封聖時那樣浩繁,顓頊吸收了這些,只使他在準聖期有了初露鋒芒的表現。
帝嚳的授業恩師是赤精子。
繼位之後,他在位期間並無太大的顯赫功勳,但他深愛民瘼,關切民間疾苦,治國理政以其仁德為主。
世人讚譽他的治國之道如雨水滋潤田畝般公正均衡,遍及全國。
帝嚳統治共七十載,在功業圓滿之際,並非禪位於五帝中下一個即堯,而將自己的帝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摯。
摯胸懷大志,才華橫溢,卻過於殘暴。
他在位九年,因執政失誤而積怨沸騰。
最後由於各方壓力過大,讓出了皇位給堯繼承。
堯的師者則是西方教的藥師佛,接任後他面臨了一個重大問題:黃河流域持續發生水災,眾多百姓無家可歸。
目睹黎民受難,堯痛心疾首,指派官員鯀治理洪災。
鯀嘗試將河水劃分為數段堵截,開始時的確奏效顯著。
然而,長期積累的結果導致水壓增大,最終堤壩潰堤,洪災規模反而愈發嚴重。
堯怒不可遏,一氣之下處死鯀。
鯀儘管去世,但遺留給後人的是一位具有天賦的天才——他的兒子禹。
禹天賦異稟,自幼隨父學習洪水治理,但他的理念與父親迥異。
禹堅持“疏而通之”
,主張引洪水注海,以此作為長久解決方案。
這日,禹正察驗河水情形,忽然一朵五彩祥雲自天而降,其上站立著仙子——金靈聖母。
“我是上清聖人座下 的金靈聖母,你願意投師於我否?”
金靈聖母說道。
“仙子大人,您能教授何術?”
禹詢問道。
“我可以教予你修煉之法,以及治水之道。”
金靈聖母答覆。
向金靈聖母行禮:“敬稟, 拜見恩師!”
金靈聖母聽見禹願研習治水,立即答應下來。
待禹九次叩首之後,她虛虛伸出手掌,一股無形的力量將禹扶起。
自此,禹一邊查考水質狀況,一邊向金靈聖母學識治水之策。
不久,在鯀死後不久,堯修道歸真並禪位給舜。
而舜的老師正是通明教主多寶大師。
繼任後,舜致力於抗洪工作長達十多年,雖然成果不俗,但未能完全解除禍患。
在此期間,關於禹的治河能手之稱已經在人群中逐漸流傳。
舜聞訊後調查,發現禹竟是鯀的兒子。
對此,舜並未因其父親的身份便避諱或輕視,反倒親召見了禹面談。
經過深度交流後,舜確認禹確有真才實學,特別是他提議的疏導河流、匯入東海水域的解決辦法,讓舜極為認同這一方案。
最後,舜任命禹為主導水患治理之事,並委任伯益和后稷協助禹。
在得到這項重任後,禹立刻將此事告訴了他的導師,金靈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