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顧家老宅的這一路上,她從這倆小孩你一言我一語中大概清楚了事情的經過,得出結論她已經昏迷一天了。
難怪起床的時候感覺身上沒勁。她是昨天上午溺水的,等到她從這具身體中醒來已經今天下午了,這都一天一夜沒吃東西了。
好傢伙,這擱誰受得住。
好在這兒離顧家老宅也不遠。
話說這顧青山也是個人才,兒子生下來後直接分家了,不想拖累他大哥和父母的名聲,後面也不知道從哪搞來兩千塊錢,直接用這兩千塊錢在離老宅不遠的後面靠近山窩窩的位置開闢出了一個新房屋。
他離開後顧長青就搬去老宅住了,後來有了顧平安和顧晚秋,倆小的一直是跟著太爺爺太奶奶一起生活的,這院子在她沒來之前是閒置的。
但這房子她出門的時候粗略的看了一下,顧長青當兵這幾年沒少往院子裡添置好東西,而且房子早被二老收拾乾淨了。
倒是便宜了許願了。
老宅裡,顧家二老正收拾著東西,這件捨不得丟,那件也想拿著。
“你說,青山要是以後回來了,會不會怨我們沒有照顧好好他唯一的兒子,這會兒還要離開他的小孫子和小孫女。
這死老二,這麼些年也不說回家,也不知道他在外面是生是死過得好不好,唉。”
顧奶奶說到傷心處聲音哽咽,擦了擦眼角浸出的淚,繼續收拾著東西。
“兒孫自有兒孫福,現在說這些有啥用。
我看那女娃子是個好的,還沒見過面就能為了救咱家小平安不顧自己的命,你也別太擔心。”顧老漢在旁邊搭腔勸慰,抽了口老旱菸繼續說道。
“也是沒辦法的事,老大總說我們偏心,他和他媳婦都有工作脫不開身,之前是鄰居大媽照看他們這仨孩子。
這會兒幫著照看孩子的鄰居自己家兒媳婦也要生孩子了,肯定是要回去照顧自家兒媳婦,所以沒人幫他們看孩子,大二媳的產假也快到期了,到時候她一個人還要上班還要照顧三個孩子,實在是顧不過來。”
老大在信裡說了,她媳婦兒實在是忙不過來了,求著二老過去幫忙帶帶孩子,不能帶大了老二的兒子這會兒還帶著老二的孫子孫女。
他也是二老的兒子,不求一視同仁,起碼幫他們照顧一下孩子吧,這幾個孩子打小都沒見過他們爺爺奶奶。
看的老兩口還挺不是滋味兒的。
“咱幫著老二帶大了長青這會兒幫著帶長青的兒子女兒,老大的孩子生下來就沒去看過,這會兒孩子都會打醬油了。
每年也就過年的時候給他們寄過去點特產,你說他這心裡能不怨嘛。
老大結婚晚,這仨孩子最大的一個也才八歲,老二四歲,正是人嫌狗不待見的年紀,最小的一個將將滿月,哪個都需要人照顧。
老大媳婦的產假也快休完了,不然也不會這麼著急。”
說著說著顧老頭都覺得自己理虧,確實偏心到沒邊了,可一碗水哪能端的平啊,老二家又是這麼個情況。
“那也不至於讓咱倆都去啊,我過去,你擱家不就行了嗎”顧奶奶越想越氣,收拾東西的動作都加重了幾分。
“這不是想讓咱倆去享享福嗎,老大說了,以後就過年的時候回來兩天就行了。其實說到底”顧老漢嘆了一口氣“估計還是咱們偏愛老兒子,老大的心裡積著怨呢,這倆人從小就不對付。
倆兄弟鬧的跟有仇似的,看見就掐架。
這長青的死訊剛傳回家,他就寫信過來非要咱倆過去,還不讓帶著倆小的一起去,讓他們去找他爸去,這上哪找啊。
不就是多兩張嘴嘛,這能浪費多少糧食,花多少錢。
寄過來的信裡邊還夾著三百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