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聽完略有尷尬地笑了笑沒說話。他旁邊的李清溪卻適時說道:“當今天下各藩鎮都是有利則聚,無利則散,誰和誰也不可能一直是朋友,或者一直是敵人,孔東家這話多少有些意氣用事。李家主動來說和,便是承諾不會損害雙方的利益,所以請孔東家多加思慮,萬事和為貴,失和則亂啊!”
董傜見雲盛堂幾人不說話,代為出面答話道:“話是這麼說,可是誰知道哪天李家又出個什麼東家,再來設計謀劃些對雲盛堂不利的計策,到時萬一我們沒防備,豈不是要吃大虧!哎!古人也說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啊!”
李清溪看了李程幾眼,示意李程說話,李程說道:“李秉已經卸任主事東家的職務,現在我代表李家立誓:十年內我們李家絕不會再動雲盛堂!至於十年之後的事情,我們沒法推測,所以也不敢下定論,但只要有我在一天,李家和雲盛堂萬不會再有爭鬥。”
孔盛東這才說道:“李程東家這幾句話倒是說得情真意切!我信李兄!那麼我們兩家的事就暫且放到一邊。”
李程和李清溪這才鬆了口氣,李程說道:“好!一言為定,但願我們兩家日後能和平共處。我代表李家正式向雲盛堂幾位東家致歉,畢竟是我們李家先引發的爭鬥,李秉對此也後悔不已,我來之前特意和我說明,他的命可以隨時拿去抵命。”
李知行說道:“事情到了這一步,後悔也沒用,不是擔心兩敗俱傷,這事我們哪會這樣罷手?”
李清溪忙說:“幾位東家自然深明大義,懂得輕重緩急,如若為了舊仇增加新恨,我們兩家非得不死不休,實不可取啊!”因為李清溪在中間不斷緩和雙方的矛盾,談到最後連穆有粱、李知行也不好死揪著李家不放。
雙方又談了幾句後,孔盛東礙於李程言語誠懇,又親自來了上泉鎮,因此也不好怠慢,眼見時間已經不早,便安排田老闆上了飯菜,請李程等三人吃飯,雖然席間的氣氛不算特別融洽,但這頓飯也代表了雙方正式握手言和。
吃飯期間雙方又談起了李家和盜墓賊的生意。
李知行說道:“李家這樣的大商號,為什麼要做這樣的生意?替盜墓賊銷贓,這算是變相鼓勵盜墓,長此以往關內道還能留下幾座有價值的墓葬?”
李程卻另有一套說辭,他說道:“墓裡的東西與其常年不見天日還不如拿出來。另外,這樣也能促使如今的達官貴人們少隨葬些東西,讓市面上多些流通的錢幣、金銀。何況,有些隨葬品到了民間反而能儲存下來,在墓裡都腐朽湮滅了!盜墓賊已經盜出的東西我們不買也會有其他人買賣,根本管控不住!”
但這些話根本說服不了李知行,他認為隨葬的一部分東西里,既有逝去之人自己喜歡的,也有寄託親屬對逝去之人懷念的,最後墓被盜掘,讓死人不能安息,活著的人也痛心。長此以往,綱常倫理徹底崩壞,死了人隨便挖個坑一埋,什麼喪葬禮儀全部荒廢丟棄,道統禮儀何在!
兩人為此還又辯論了一番。
孔盛東雖然覺得李程說得也有幾分道理,但心裡還是更贊同李知行的說法,在他看來,反正盜墓是件不折不扣的壞事,參與這種事的人好不到哪裡。
李清溪卻說道:“買賣賊贓確實不算好事,可如今天下亂成這樣,各藩鎮沒錢時,誰沒挖過墓葬?如果各藩鎮都嚴禁挖掘墓葬,哪裡還會有買賣!做不做這種生意不在商家,而在於官家的態度,李家只是做了大家都做的生意,相比之下做得大一些而已。”
孔盛東見這事說不清,只能轉移話題又問李家、喬家與祁、錢兩家現在的爭鬥如何。
李程答道:“其實掙錢的生意就那麼多。兩代晉王在河東道都鼓勵經商,但是生意做到最後大家難免碰撞競爭,尤其是和官家的生意,只要疏通好,錢掙得